文档介绍:时间运筹
一、时间运筹的标准 
    众所周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你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经常有些人觉得工作愈忙愈好,但是忙着琐碎的事和忙着正事,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样花时间工作,其一分一秒的价值却完全不同。 
1. 明确行动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把自己一天中要做的事,分出一个等级来,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干下去。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一个计划来。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制定一个先后表,然后在加上一个进度表,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2. 行动五个层次 
    ①. 重要且紧急(这些是必须立刻或在近期内要做好的工作) 
    现在,除非是这些情况都同时出现(老天,请不要这种情形发生吧),否则你就能够处理它们。因此它们的紧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优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紧急的因素,则现在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在这些情形下,时间管理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②. 重要但不紧急(注意,这类工作可分辨出一个人办事有没有效率)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所谓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紧急的,我们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们确定这样拖延着。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没有着手”的事情。 
    例如:你要参加提升你专业技术的培训班;你想找出时间先做一番初步资料搜集之后,再向老师提出你的计划。 
    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它们具有重要性,可以影响到你的健康、财富和家庭的福利,但是你如果不采取初步行动,它们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如果这些事情没有涉及到别人的优先工作,或规定期限而使它们成为“紧急”,你就永远不会把它们列入你自己优先要办的工作。 
    ③. 紧急但不重要(表面上看起来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观地来检视,我们就会把它们列入次优先级里面去) 
    例如:某一个人要求你主持一项筹集资金的活动、发表演讲或参加一项会议。你或许会认为每一个都是次优先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等着你回答,你就接受了他的请求,,因为你想不出一个婉拒的办法。然后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须马上去做,于是第二类的优先事情就只好向后移了。 
    ④. 繁忙 
    很多工作只有一点价值,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而我们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们,因为它们会分你的心——它们提供一种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也是我们有藉口把更有益处的第二类工作向后拖延。如果你发现时间经常被小事情占去了,你就要试一下学会克服拖延。 
 ⑤. 浪费时间(是不是浪费时间,当然是属于个人的主观认定) 
    “事后觉得不好的任何事情”=“浪费时间” 
    时间管理理论,把事情按紧急和重要的不同程度,分为ABCD四类:先做AB,少做C,不做D。请在一周内简要记下您所做的ABCD四类事务。 
    【哲人见一位农夫在砍树,每一斧都只能砍下一小块书皮——斧头太钝了。 
    【于是哲人问农夫:“你为什么不把斧头磨快了再砍?” 
    【农夫回答说:“我没有时间磨斧头!” 
    这个寓言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