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绥靖政策”是指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西方推行绥靖的背景有:(1)“和平主义”思潮: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各个国家损失惨重,由此惧怕战争的出现。因此,战后英、法等主义思潮。(2)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3)英、法政治地位削弱:英、法虽为一战的战胜国,但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4)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视。(5)希特勒制造的假象: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法西斯国家则投其所好,竭力造成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这一切均是促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6)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来维护本国利益。、法的绥靖政策使苏联寻求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希望破灭;《慕尼黑协定》和西方国家一贯的敌视使苏联警惕“祸水东引”。而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同意与苏联进行谈判,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为苏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备战,也打破了德、日两国的反苏同盟,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二战整体来看,这也使希特勒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其发动世界大战的野心。另外,苏德无视小带来很大危害。,最大的输家是英、法。英、法对弱小国家存有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本能的仇视,轻信希特勒宣传的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使得他们一直采取姑息退让的外交策略,使得德国侵略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到了战前的充分扩张和发动战争的足够准备。英、法等国狭隘的、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不仅没有换来自身的和平与安全,反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抗日战争爆发;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灭亡法洋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德国都运用了所谓的“闪击战”,这一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都是法西斯国家采取偷袭方式发动的;被侵略国家损失惨重;都使反法西斯国家的队伍跳跃式壮大。通过与法西斯国家的艰苦斗争,我们深刻意识到:对待反动势力,只有联合一切和平力量才能有效避免受到侵害。,使美国从此将完全作为同盟者与英国等国并肩作战,共同打败法西斯。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加入,法西斯国家的灭亡也就理所当然了。:法西斯势力是企图称霸世界的邪恶势力,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敌人,也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对手,更是人类社会进步道路上的巨大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