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语文新课标判断、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新课标判断、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3/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新课标判断、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词解释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但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看法以后再去“合作”。经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她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经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示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能够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能够称之为体验学习。13、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14、赏识激励策略:指经过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与内动力,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与发展的规则与技巧。: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17、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9交融式目标:"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