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育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532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育课件.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3/29 文件大小:6.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育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阅读材料: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43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的其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这两个高度值又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思考????:海拔:又叫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要点·疑点·考点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地图是对地表地理事物及现象反映的一种形式,但实际的地表高低起伏,而地图却是平面图纸一张。如何才能将有高低起伏状况的地表情况反映在薄薄的平面的图纸上呢?南岭山水制作二、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假设有一个山头,刚好被水淹没,并设当时的水面的高程为1300米,当水面下降100米,山头的一部分就露了出来,这时水面(平面)和山体的交线就是1200米等高线。如果再下降100米,便可得到1100米等高线;依次类推,便可得到一系列高度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这些等高线是一圈套一圈的闭合曲线,其形状由山体的形状决定的。如果将这些等高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在图纸上,就得到了一张用等高线表示的可以反映该地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活动】观察右边立体与平面投影转换绘制原理图,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南岭山水制作等高线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