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抗坏血酸(一)理化性质溶解性PH的影响烹调温度空气、紫外线金属离子(Cu、Fe)储存时间保护性成分抗坏血酸(二)(1)胶原合成脯氨酸羟化酶、赖氨酸羟化酶(Fe2+)(2)胆固醇的代谢胆固醇胆汁酸(3)某些神经介质的合成多巴胺-β-羟化酶(Cu2+)(1)抗氧化作用还原超氧化物、羟自由基、次氯酸等(2)促进铁吸收:Fe3+Fe2+(3)促进四氢叶酸形成(4)保护巯基酶的活性使双硫键(-S-S-)还原为巯基(-SH)(1)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机体抵抗力(2)促进药物或毒物解毒(3)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性抗坏血酸(三):坏血病(scurvy)(1)病因①摄入不足:食物缺乏选择不当加工烹调损失等②吸收障碍③生理需要量增加抗坏血酸(2)机制由于胶原合成障碍,导致结缔组织、骨组织及血管功能无法维持正常。抗坏血酸(3)临床表现①出血鼻钮、月经过多、便血皮肤出血关节腔、胸腔出血、颅内出血②牙龈炎③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抗坏血酸2、过量泌尿道结石;恶心、腹部痉挛、腹泻、铁吸收过度、红细胞破坏等(2-8g);抗坏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