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两首(其一)题西林壁苏轼题:书写西林:西林寺壁::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 眺望 ,在近处观察 ,在高处 俯视 ,在低处仰望 ,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从这一、二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题西林壁》这首诗,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你还知道哪首描写庐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