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5
文档名称:

高二化学学考复习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2,169KB   页数:3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化学学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846366788 2020/3/31 文件大小:1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化学学考复习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质和化合物、、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同位素、: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比较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同位素是同素异形体是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二、,是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是依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要重点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是依据组成元素中是否含碳元素来区分的。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CO、CO2、H2CO3及碳酸盐除外),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氧化物是指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物概念性质思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依据酸分子电离生成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二是依据酸的组成元素中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一般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有关酸、碱、盐的组成及判断见下表:另外,盐按形成特点可分为四类:强酸强碱盐:如特点是强酸弱碱盐:如特点是弱酸强碱盐:如特点是弱酸弱碱盐:如特点是思考: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例题解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是两分子乙酸脱一分子水的产物,它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C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酸反应,生成四***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D选项也不正确。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B【例2】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利昂(如CC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化学反应为: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2O3→3O2①在上述反应中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② ,在上述反应中,***原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臭氧分子转化成氧气分子,而它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未发生变化。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为催化剂。由此可知Cl的作用是起催化作用,所以Cl为催化剂,在第一问中,D选项为正确答案。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变化与无机反应基本类型教学目标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应用。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教学过程一、 ::思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二、 ::注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四、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