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4、血液凝固-课件(PPT·精·选).ppt

格式:ppt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血液凝固-课件(PPT·精·选).ppt

上传人:aidoc3 2016/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血液凝固-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讲血凝及抗凝主讲:程天印一、血液凝固 1、定义:血液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2、血液凝固参与的因子繁多、过程复杂。二、凝血因子 :血浆或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有十二个。 : ①除组织凝血因子 III 外,其它都是血浆中正常成分②大多无活性③因子 II、VII 、IX、X由肝脏合成,需 VitK 参与三、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 Xa—Ca—PF 3—V)的生成 2)凝血酶原————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途径 1 )内源性凝血: 心血管内皮损伤引起, XII 启动、参与因子全在血液中。有表面激活、磷脂表面和纤维蛋白形成三阶段。 2)外源性凝血: III 启动、组织损伤 : VIII 和V为辅助因子?若缺乏?血凝减慢。 P10 P9四、血液凝固的相关问题 1、血液凝固的本质血液凝固的本质就是纤维蛋白原分解出纤维蛋白,许多的纤维蛋白再相互连结成多聚体。 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个糖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组分组成的二聚体。每个组分都含有αβγ三条链。两个组分借两γ链8、9Cys 和两α链28Cys 形成三个二硫键连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 α、β链分别在 16和14处断裂,释放出两个 3、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凝血酶( IIa )、XIIa 、XIa 、IXa 、Xa、VII 都是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有 Kunitz 结构物质可抑制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原的结构示意图 4、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作用重要血液凝固的反应必须在膜上才能进行,没有血小板聚集来提供表面,血凝不可能发生、继续。 1)血小板的结构: 血小板无核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①细胞膜表面有多种糖蛋白( GP) ,如 GPIa 、 GPIb 、GPIIa 、GPIIb 、GPIIa 、GPIV 、GPV 和GPIX 等。有些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如, GPIa -IX, GPIIb-IIIa 。上述的 GPIa -IX 是vWF 和凝血酶受体; GPIa-IIa 是胶原的受体; GPIIb-IIIa 是纤维蛋白原、 vWF 、纤维连接蛋白的受体。②胞质: 膜内侧是三层细丝状结构: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微管是使血小板的骨架,它维持血小板形状;微丝含有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它们和肌肉一样具有收缩能力。血小板中除含有细胞器外,含含有大量的颗粒, 其中的α-颗粒中含有 V因子、 III因子、纤维蛋白原等; δ-颗粒含有 ADP 、Ca 2+等。③血小板还有 OCS 和DTS 系统。 OCS 相当于肌细胞的横管系统, DTS 相当于肌细胞的纵管系统。 2)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①粘附:血浆中含有 vWF 。当血管损伤时,内皮下的胶原暴露, vWF 结合上去结合。由于 GPIb -IX 是 vWF 的受体,血小板便粘附。粘附引起血小板活化。②聚集:活化后,血小板膜上的 GPIIb-IIIa 露出受体功能基团,该基团与纤维蛋白的 RGD 连结,继而发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有αβγ亚基组成,α亚基N、C端各有一个 RGD ,γ亚基 C端有一个十二肽。③释放:活化的血小板内的微丝收缩,导致释放 ADP (致聚剂),加剧聚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