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试论杨万里诗的“活法” 文学作品.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杨万里诗的“活法” 文学作品.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4/2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杨万里诗的“活法” 文学作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杨万里诗的“活法文学作吊作者简介:曲钊志(1990-),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宋辽金元文学文化史研究。[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着名的文学家、理学家、诗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早年学****江西诗派,推崇黄、陈等人,而后师从王安石,最后又转学晚唐诗,形成了活泼自然、轻松诙谐的诗风,后人称Z为诚斋体。现代宋诗研究的泰斗钱钟书认为活法是宋诗创作的主要方法,其小对杨万里诗中活法的运用有着很高的评价,对江西诗派的诗风起着继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关于活法的提法,最早见于江西诗派成员吕本忠的《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幻莫测,而又不背规矩也。是道者,改有法而无定法o[l](P485)这里所指的活法,其核心在于变,亦可称变法,至于怎么变就需要一个规矩去约束,可以由绕着这个规矩去变,可以有多种的变化,但是不能破坏逾越过这个规矩,大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讲的万变不离其宗。杨万里所创作的诗正是活法的典型,与之同时文学家周必大曾在《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涣然书院》中写到: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张鎚则更加形象的评价杨万里的活法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蹿厉即时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诗人刘克庄则称:后来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圆美如弹丸者,恨吕紫微公(本中)不及见耳。杨万里虽推崇江術诗派,但其摒弃了江西诗派恪守陈规、引经据典,以瘦硬奇拗为诗的弊端,形成了活泼自然、新鲜诙谐而自成一格的诚斋体。钱钟书在其有关评述宋诗的巨著《谈艺录》中对杨万里及其诗作进行过论述:以画之景作画、宜诗Z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桎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画图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彫之快镜;兔起鹘落,莺飞鱼跃,稍纵即逝而未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2](P118)此段评论钱先生将杨万里的诗与陆游的诗做了比较,二人都从属于江西诗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都遵从黄庭坚所倡导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理论,陆游诗过分的崇韩学杜,钻研字句,导致诗句拖沓繁复,有抄袭之嫌。而杨万里与陆游不同,诚斋虽师江两之法,但是他意识到江西诗派的因为过度的钻研字句,典故连篇导致诗歌呆板不化,失去了诗歌本应有的神韵和意义,杨万里意识到诗歌创作不能只在前人的诗歌创作中钻研字句,墨守成规,只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陈出新,才能使诗歌充满生气。如《春晴怀好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该诗描写了故园的春天景象及故园海棠的姿态,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气力,其中只欠翠纱红映肉一句就是由苏轼的诗句翠袖卷纱红映肉一句转化而来,诗句即继承了江西诗派承袭古风的优良传统,且在运用上恰到好处,没有臃肿拖沓之感,反而显得生机勃勃。诚斋体最大的特性就是活泼灵动,反对并矫正了僵硬的宋代诗风,诚斋诗立意十分新颖,他的诗作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