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背影20130803.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背影20130803.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4/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背影2013080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背影》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学****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研讨等方法,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重点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体会文中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一、导入
阅读短文《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象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些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象我这样老练的,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年龄是人生阅历的积累。随着儿子年龄的变化,他的思想渐趋成熟,逐渐理解了眼中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他与父亲的关系的。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那可贵的情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朱自清首本诗与散文集《踪迹》,诗集《雪朝》,散文集《欧游杂记》。
朱自清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为主,如《背影》、《儿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惟其“写实”,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