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人的执着和超脱诗人的执着和超脱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淳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着。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着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童时期一旦尝到了快乐,就终生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着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一一美感。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淳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耍素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技能的丧失。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着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着,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哲学家。诗人的执着,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于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领悟:人生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牛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