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4/4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的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通过体验达到一种口我感悟、口我认识、口我升华的内化效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毫米和分米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本节课的教育价值主要让学生真正建立“1毫米”和“1分米”实际长度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逐步进行体验学习的。教学片段一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学具准备:1米和7毫米的小棒)活动一:先估测(1米)小棒的长度,再测量。活动二: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生:老师,这根小棒的长度太短了,述不到1厘米呢!(同学们都有同样的想法)师:小棒的长度不到1厘米,用以前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我们没法表示出它的长度,怎么办呢?生:找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师:很有数学家的头脑!要想准确地表示这根小棒的长度,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生:它是7毫米。(有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口己的想法)【反思】活动一的测量活动是一个回顾知识的过程,唤起了学生对长度有关知识的感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每个小朋友提供了“7毫米”的小棒作为学具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到了要想表示出小棒的长度,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自然地就引出了对毫米的认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毫米的产生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有部分学生对毫米有所认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这些已经有所认识的小朋友在认识毫米环节中和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增强体验。教学片段二毫米的认识活动一:在直尺上找1毫米。师:毫米就藏在你的直尺中,你能找出1毫米来吗?学生找出多个1毫米。(到台前指一指)师: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生: 活动二:感受1毫米。(学具准备:1分的硬币)1、 测量硬币的厚度,借助硬币来感受1毫米的长度。2、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是厚度大约是1毫米。活动三:认识几毫米。小组合作再次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得出了结论:1厘米二10毫米。【反思】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1毫米,冃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孩子们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从而真切感受到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教学片段三分米的认识(学具准备:1分米的小棒)活动一:估一估小棒的长度,同桌合作测量。学生经历估测一验证测量的过程,对1分米的体验更加地深刻To活动二:介绍1分米。活动三:小组合作在教师的米尺上找1分米,引导学生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又经历了在米尺上找分米的过程,为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