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大一新生的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摘要: 中国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偶像崇拜,大多是以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明星崇拜”或“名人崇拜”。大一新生偶像文化现象存在大众性、多样性、多元化特点;对偶像文化现象的看法(包括态度、偶像崇拜的受益)不同;现今偶像文化逐步向理性发展。关键词: 偶像;文化;崇拜引言: 现今“偶像”一词越来越热,关于偶像文化的调查,至今已有不少研究。近几年来,关于此类文章层出不穷,研究的课题基本都是在偶像追求的文化意义上。本文借鉴其他研究,对当下大一学生对于偶像文化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教学实践的情况: (1)对象:随机选择广西师范学院 2011 级新生 50人(2)时间: 2012 年4月15日星期日(3)地点: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宿舍(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5)目的:了解当下大一学生对偶像的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情况偶像,其实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指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其二,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其三,形容是与人相似的,但不同于常人的存在,即是起榜样的作用。当代所说的“偶像”,自然是之后两者的含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偶像”一词开始兴起。从古代开始,文人墨客、金榜题名之人便就成为无数读书人的追崇的对象,他们以此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学习进取。而武者的偶像,当然即是武艺高强之人……就古代而言, 偶像即是他们的一种理想,一个目标。而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媒媒介的普及,现今,偶像文化的内涵似乎有了变化。偶像崇拜的方向涉及范围已经广泛了许多,包括各行各业,涉及多方面的人物,如娱乐界、体坛、文学界、政治界,等等。相比之下,偶像崇拜的意义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推崇,单一的树立榜样,崇拜偶像的意义不再单纯,已然变质了。有人喜欢偶像帅酷的形象,有人把偶像当成梦中情人,有人以偶像的形象自居……其实,一个时代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就带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精神风气。[1] 一、调查研究内容(一)大一新生偶像文化现象的特点 ,偶像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中大多数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之一,这也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经“偶像崇拜现象问卷调查表”分析后得知,约合 25% 的大一同学目前还没有偶像,男女比例相近。而 60% 的同学一直都有自己的偶像,男生所占的比例较大。有12% 的学生目前有,从前没有,女生居多。17% 的学生现在没有,但从前有过,女生占有大比例。有偶像的大一新生占 75% ,而目前还有偶像的同学占有 72% ,由此可大致推出一个结论:大一新生偶像文化具有大众性。追崇偶像不仅仅是一种潮流,还是一种趋势。 ,女生多是从电视、杂志、教材和课堂、网络的去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偶像的。而男生通过的媒介大多集中在电视、报纸、传记小说。又通过的多种媒介不难看出,“偶像”的对象也有很多类型。 ,女生认为的“偶像”应该是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其中, 影星和歌星所占比例较高。男生多数认为所谓“偶像”,应当是体坛明星和影视明星。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的偶像的范围都集中在娱乐圈和体坛之内。其他鲜少有人把政治人物、成功人士、父母、动漫人物、教授级别人物当做是自己的偶像。但虽偶像内容多元化,但内容基本集中于那些大众传媒没日没夜报导的“体育明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