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易筋经的阐述文章, 已经很多了, 本来不需要再有人置喙, 但偏偏大多数人不怎么看易筋经论的原文, 即便看了, 也是走马观花, 一览而过, 而且还有各个版本之间内容差异的问题, 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惑, 这对易筋经爱好者的锻炼和理论的学习深入都是一个暗伤。故本人不揣冒昧, 试作简单评述, 主要用于易筋经义堂诸位同仁研讨, 不做他用。易筋经的原正文部分都是本人亲自敲打录入, 采用周伟良教授的《易筋经四珍本校释》一书中早期述古堂版本,其中蓝色字体为后期来章氏版以及其他版本的内容,红色字体为本人评述内容,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以达后期逐步完善,使后来学者能有收获,不再彷徨迷惑为目的。屠龙顿首易筋经卷上西竺般刺密帝译易筋经序唐李靖药师撰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自梁适魏,面壁于少林寺,一日,谓其徒众曰:“盍各言所知,将以占乃诣”。众因各陈其进修。师曰:某得吾皮,某得吾肉,某得吾骨,惟于慧可曰:尓得吾髓云云。后人谩解之,以为入道之浅深耳,盖不知其实有所指,非谩语也。迨九年功毕, 示化, 葬熊耳山, 却乃携只履而去。去后, 面壁处碑砌坏于风雨, 寺僧修葺之, 得一铁函, 无封锁, 有际会, 百计不能开, 一僧悟曰:“此必胶之固也, 宜以火启之。”乃熔蜡满注而四著,得所藏经二帙:一曰《洗髓经》,一曰《易筋经》。《洗髓经》者,谓人之生感于爱欲, 一落有形, 悉皆滓秽, 欲修佛谛, 动障真如,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必先一一洗涤净尽,,入佛智地,不由此径进修,无益,无有是处。读至此, 然后知向者所谓“得髓者”, 非譬喻也。《易筋经》者, 谓髓骨之外, 皮肉之内, 莫非筋联络, 周身通行血气。凡属后天, 皆其提挈, 借假修真, 非所襄赞, 立见颓靡。视作泛常。易臻极至, 舍是不为, 进修不力, 无有是处。读至此, 然后知所谓皮、肉、骨者, 非譬喻, 亦非谩语也。昔者一客问东方朔曰: 先生有养生诀乎?答曰: 无他术, 吾能三千年一洗髓. 三千年一伐毛, 吾已三洗髓三伐毛矣。客以为滑稽之语也, 孰知果有是事哉。吾意达摩大师必得东方朔之诀者,《洗髓经》帙归于慧可,附之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镇少林,以永师德。第其经字,皆天竺文,少林诸僧不能遍译,间亦译得十之二三。复无至人口传密秘,遂各逞己意, 演而习之, 竟趋旁径, 落于技艺, 遂失作佛真正法门。至今, 少林僧众, 仅以角艺擅场, 是得此经之一斑也。众中一僧, 具超绝识, 念惟达摩大师既留圣经, 宁惟小技?今不能译, 当有译者。乃怀经远访, 遍历山岳。一日, 抵蜀, 登峨嵋山, 得晤西竺圣僧般剌密帝,言及此经,并陈来意。圣僧曰:“此佛祖心传,基先于此。然而经文不可译,佛语渊奥也;经文可译,通凡达圣也。”乃一一指陈,详译其义。且止僧于山,提挈进修,百日而凝固, 再百日而充足, 再百日而畅达, 得所谓金刚坚固也。驯此入佛智慧地, 洵为有基助也矣。而登圣域,僧志坚精,不落世务,乃随圣僧化行海岳,不知所之。徐鸿客遇之海外, 得其秘谛, 既授于虬髯客, 虬髯客复授与予, 尝试之, 始信语真不虚。惜乎未得洗髓之秘,不能游观佛境。又惜立志不坚,不能如僧不落俗务,乃仅借六花小技, 2 以勋伐终,中怀愧歉也。然而, 此经妙义世所未闻, 谨叙其由, 俾知颠末。企望学者务期作佛, 勿效区区作人间事业也。若各能作佛,乃不负达摩祖师留经至意。若曰勇足以名世,则古之以力闻者多矣, 奚足录哉? 贞观二年春三月三日易筋经内外神勇序大宋鄂镇大元帅少保岳麾下弘毅将军汤阴牛皋鹤九谨撰予,武人也,目不识一字,。值中原沦丧,二帝北狩, 泥马渡河。江南多事。予因应我少保岳元帅之募,署为裨将,屡上战功,遂为大将。忆昔年奉少保将令出征,后旋师还鄂。归途,忽见一游僧,状貌奇古,类阿罗汉相,手持一函入营, 嘱予致少保, 叩其故, 僧曰:“将军知少保有神力乎? ”予曰:“不知也, 但见吾少保能挽百石强弓耳。”僧曰:“少保神力天赋之欤? ”予曰:“然。”僧曰:“非也,余授之耳。少保少尝从学于余。神力成功, 余嘱其相随入道, 不之信, 去而做人间勋业事。名虽成, 志难竟, 天也、运也、命也, 奈若何?今将及矣! 亟致此函, 或能返省获免。”予闻言, 不胜悚异。叩姓氏,不答;叩所之,曰:“西访达师。”予惧其神威,不敢挽留,竟飘然去。少保得函, 读未竟, 泣数行下,曰:“吾师神僧也, 不吾待, 吾其休矣。”因从襟袋中出一册付予,嘱曰:“好掌此册,择人而授,勿使进道法门斩焉中绝,负神僧也。”不数月,果为奸相所构。予心伤少保,冤愤莫伸,视功勋如尘土,固无复人间之想矣。念少保之嘱,不忍负恨。武人无巨眼, 不知斯世谁具作佛之志, 堪传此册者?择人既难, 妄传无益。今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