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乳头内陷的治疗与护理摘要:简要介绍乳头内陷的原因、常见类型、不良后果、常见治疗方法以及全面的护理措施。关键字:乳头内陷、护理、手术、母乳、乳头正文: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头畸形,不仅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影响哺乳功能,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尤其是在积极宣传、大力开展母乳喂养的今天,乳头内陷的产妇在分娩后常常因为不能正常哺育而深感不安。为此,我们作为一名女性以及医务工作者,了解乳头内陷,掌握此方面的消息尤其重要。(一) 乳头内陷的原因正常女性乳晕直径 35 mm ~ 50 mm ,乳头高度 15 mm ~ 20mm 。 1974 年 Sehwage 在研究乳头胚胎发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乳头中胚层发育障碍是导致先天性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中胚层发育障碍致使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不能将乳头顶出,结果乳腺导管及其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短缩,从而导致乳头内陷。 1976 年 Broadbent 从组织学上观察,,引起短缩,导致乳头内陷。 1996 年黎鳌等提出了乳头内陷者乳头平滑肌纤维发育不良,使乳头完全不能突出或部分突出的观点。 1952 年 Skoo g 提出 50%的乳头内陷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性乳头内陷畸形较为少见,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由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引起。由疾病引起的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所致; 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胸部紧柬,血液循环不好,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后天性的乳头内陷。[2] (二)乳头内陷的类型临床上将乳头内陷分为 3型: I 型乳头内陷:乳头部分内陷,乳头颈存在, 能轻易用手将内陷乳头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 1I型乳头内陷:乳头全都凹陷在乳晕之中,但可用手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为小,多没有乳头颈部; 型乳头内陷;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使内陷乳头挤出。[3] 乳头内陷的不良后果(三)乳头内陷的不良后果乳头内陷还是母乳喂养不足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局部感染和肿瘤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乳头凹陷,常使婴儿不能进行有效吸吮而造成乳汁淤积;没有正确掌握乳头内陷矫正措施、喂奶后拔出乳头方式不正确、乳量不足造成婴儿长时间频繁吸吮,可导致乳头被裂;乳头被裂后,婴儿吸吮时会导致乳头剧烈疼痛, 影响母乳喂养并易导致乳腺炎。[4] (四)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有多种, 大体可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5]常见的手术方法有:组织瓣法、乳晕真皮瓣法、埋线法以及其他方法。一般而言,埋线法等微小创伤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轻度(I、 1I型)的乳头内陷,乳晕真皮瓣填充支撑法和组织瓣法适用于中、重度(1I 、Ⅲ型) 乳头内陷。但不管是哪一种术式都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矫正要求,乳头内陷的手术矫正还有待进一步探索。[6] (五)乳头内陷的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往往对医院的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对即将分娩产生紧张的心理,责任护士对病人要热情接待,积极主动地用亲切易懂的话言讲解病区的环境、陪护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卫生常识等。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人工喂养的害处,使患者从害怕哺乳影响体形,转变为我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哺乳。通过良好的沟通,消除了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分娩。健康教育是取得患者配合的首要条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