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一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一、实习目的: ; ; ,区分矿物的成因类型; 。二、实习内容及方式: : 铁镁矿物:橄榄石类、辉石类、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 硅铝矿物: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 开放实验: 副矿物:磷灰石、锆石、榍石、尖晶石; 蚀变矿物:蛇纹石、绿帘石、绿泥石、纤闪石、绢云母。 1)二辉橄榄岩观察橄榄石、辉石和尖晶石,以及蚀变矿物蛇纹石。 2)闪长岩观察角闪石和斜长石、以及蚀变矿物绿帘石、绿泥石、纤闪石。 3)花岗岩观察黑云母、石英和碱性长石、以及蚀变矿物绢云母。三、使用仪器设备: 偏光显微镜、放大镜、小刀。《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四、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镁橄榄石 Mg2 〔SiO4 〕—铁橄榄石 Fe 2〔SiO 4〕;锰橄榄石 Mn 2〔SiO 4〕—铁橄榄石 Fe 2〔SiO4 〕;钙镁橄榄石(Ca ,Mg) 〔SiO 4〕—钙铁橄榄石(Ca ,Fe) 〔SiO 4〕。镁橄榄石(Fo) —铁橄榄石(Fa) 形成完全的类质同象系列。按其中镁橄榄石及铁橄榄石分子含量不同,分为镁橄榄石(Fo100 -90)、贵橄榄石(Fo90-7 0)、透铁橄榄石(Fo70-5 0)、镁铁橄榄石(Fo30-5 0)、低镁铁橄榄石(Fo10-30)、铁橄榄石(Fo0-3 0)等。而岩浆岩中常见的是镁橄榄石、贵橄榄石。橄榄绿、绿灰、墨绿色,不等粒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硬度 ~7,{010 }及{100 } 不完全解理,比重 ~ , 次生变化主要为蛇纹石。薄片中无色;正高突起,糙面显著;( 010 )、( 100 )解理不完全,裂纹发育。Ⅱ级末-Ⅲ级干涉色。平行消光。自形晶者是结晶较早的产物,多数被熔蚀呈浑圆状。橄榄石易蛇纹石化,特别是镁橄榄石,蛇纹石首先沿矿物的裂纹及边缘交代,交代强烈时则全部变成蛇纹石,仅保留橄榄石假象。在蛇纹石化的同时,游离出来的铁质往往沿橄榄石裂纹或矿物边缘形成磁铁矿。此外还常蚀变为透闪石、滑石、皂石、伊丁石、碳酸盐矿物等。橄榄石常与辉石类、角闪石共生,受岩浆中 CaO 的影响,很少有斜长石,但常不与石英共生。橄榄石主要出现在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之中。 。斜方辉石主要有顽火辉石、古铜辉石和紫苏辉石等; 单斜辉石还可分为钙碱性辉石和碱性辉石。碱性辉石:霓辉石、霓石、锂辉石; 钙碱性辉石:透辉石、绿辉石、普通辉石、易变辉石、钙铁辉石、铁辉石其共同特征为: 1)绿黑至黑色,短柱状~柱粒状,横断面一般八边形,由于各轴面发育程度不同也可为四边形。而碱性辉石种属霓石则为长柱状或针状晶体。硬度 5~6,{110 }及{ 110}两组完全解理,夹角 87°,{100 }和{010 }裂理,比重 ~ ,常变为绿泥石、黑云母, 有时变为蛇纹石、绿帘石、方解石等。 2) 横断面上具有及两组完全解理,交角为 93°— 92°(87 °— 88°) ;而在纵断面上只可见 C轴的柱状解理。解理交角和角闪石的不同。还可见有{100 }、{010 }和{001 } 裂理。 3)薄片中一般无色或略带浅绿色、浅褐色。但霓石为深绿色、褐色,而其多色性、吸收性不及角闪石显著。 4)高正突起,糙面显著。 5)大部分属种为二轴晶正光性, 2V中等至较大(一般均大于 50°,但易变辉石例外, 2V小于 30°,甚至很小)。碱性属种和紫苏辉石为负光性。 6)除斜方辉石为平行消光外,大部分辉石为斜消光,消光角一般较角闪石大。消光角的大小可作为鉴别单斜辉石亚类的各种属的一个重要依据。 7)大多数辉石为正延长(碱性辉石为负延长)。 8)常见以{ 100 }为结合面的简单双晶。 9)由于出溶作用所造成的平行连生现象(出溶页理)较常见。 10) 砂钟和环带构造也多可见到。单斜辉石与紫苏辉石的区别:后者有多色性,Ⅰ级顶部干涉色、平行消光或对称消光, 和二轴晶负光性,而且紫苏辉石的光轴角较大,常见席列构造。单斜辉石一般没有多色性, Ⅱ级中部干涉色,平行消光、斜消光,出现聚片双晶。斜方辉石之间的区别:见顽火辉石及古铜辉石部分。单斜辉石的种类主要采用平行( 010 )的切面上消光角划分( 图),如透辉石消光角 38 °度左右,普通辉石消光角 43 °左右,霓石消光角 94 °。普通辉石与透辉石的区别是:①透辉石的手标本颜色较普通辉石浅,普通辉石呈绿黑、黑色。②透辉石(100) 及(010) 较普通辉石发育,普通辉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