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呼吸机病人护理机械通气:是病人全麻手术后及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支持治疗措施。1、达到预期的目的2、减少合并症3、合理的营养支持需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培养专科护理人员。机械治疗期间护理的主要任务病情的认真观察及详细记录细致周到的基础护理及治疗的实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特殊护理呼吸机通气的效果观察和紧急情况的诊断处理病人的心理护理第一节机械通气中的观察及护理在机械通气中,除了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常规护理外,还应掌握通气技术及监测方法、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呼吸机系统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一、病员临床情况的全面观察1、一般情况观察:意识状态、皮肤、呼吸、体温、血压及尿量。2、胸部体征。3、血气的监测。表: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项目二、呼吸机的监测:密切观察机器运转的情况和各项指标的监测。1、检查机器故障的一般规律:报警提示、电源、起源、参数变化管道连接、积水。2、气囊的检查。3、气道压力的观察。4、通气量的监测。5、氧浓度的监测。呼吸机报警的原因及处理不了解报警原因而盲目消除报警,可造成严重后果。处理报警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在未查清楚引起报警的原因时,先断开呼吸机,使用简易呼吸器接高浓度氧进行人工呼吸,然后请呼吸治疗师帮助解除引起报警的原因或检修呼吸机。下面介绍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㈠氧气报警:在设置高限和低限报警范围后,如出现问题则呼吸机报警。原因1:无意将氧浓度改变。如吸痰前将氧调节到100%之后,忘记调回。处理:调回原设置处。原因2:氧分析错误。处理:校对氧浓度。原因3:氧源不足。处理:如中心供氧,通知中心,进行调整;如使用氧气瓶,则需更换。㈡压力报警:①高压报警:(提示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人工气道或管道出现问题)。原因1:患者激动、烦躁不安或想要交谈。处理及护理措施:A,检查呼吸机与患者是否同步;B,使用适当的措施解决以上发生的因素;C,采取患者舒适的体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D,检查经口插管患者是否发生咬管,放入牙垫;E,呼吸机潮气量设置是否过高等,与医生共同检查;F,建立交谈方式。原因2:患者咳嗽引起。处理及护理措施:A,找出原因,可因分泌物过多、管子移位、湿化不够而刺激呼吸道、支气管痉挛、呼吸机管路牵拉而引起;B,吸痰;C,增加湿化,可给雾化吸入或湿化器内加水,检查湿化器是否出现故障吸入气的温度是否达到标准;D,调节呼吸机机械臂以避免管路牵拉气管插管;E,听诊双肺呼吸音,如出现不同,考虑插管是否移位等,立即拍胸片并通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