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麦对养分的要求.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麦对养分的要求.doc

上传人:kt544455 2020/4/1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麦对养分的要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增施肥料是维持小麦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为了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各种营养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作用,和作物对它们的需求规律。一、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小麦生长的作用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如锰、钼、锌、铜等。其中,碳、氢、氧约占小麦植株干重的90%以上,主要从空气和水中吸收。氮和其它元素的含量不足5%,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小麦植株的不同部位,所含氮、钾、磷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氮及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占全株氮、磷总含量的76%%,钾则主要集中于茎杆,%。,也是体内蛋白质、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它还存在于许多维生素、核酸、磷脂等物质中。没有氮素,光合作用即无法持续进行。氮速肥料能促进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扩大绿色光合面积,加强光合产物的积累。在分蘖期,可以促进,提高成穗数;在幼穗分化期,可以增加结实粒数;在子粒形成期,可以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子粒中蛋白质的含量,改进品质。氮是小麦一生中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在生产中,不论低、中、高产区,都需要氮素的供应。一般来说,产量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加。氮素缺乏时,茎叶细弱,植株矮小,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穗小粒少。氮素过多时,茎叶徒长,分蘖成穗率低,抗倒伏等抗逆力降低,容易发生倒伏、贪青、晚熟。2磷素的作用磷是小麦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组成成分。例如细胞核及原生质中,都含有磷。磷还参与并促进糖类及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在幼苗期,磷明显地促进分蘖和根系的滋生,扩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积累。后期能促进茎叶中贮藏的碳水化合物向子粒中运转集中,加快灌浆过程,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磷素不足时,根系发育受阻,分蘖减少,叶色暗绿甚至发紫,僵苗不发,光合效率降低。氮素过多时,尤其在干旱条件下,也常表现后期易遭干热风危害,碳氮比例失调,粉质粒增加,品质降低。3钾素的作用钾能促进小麦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增强小麦的抗寒性,可以提高纤维素含量,增强支柱的机械组织,提高茎杆抗倒能力。钾还增加细胞液的粘滞性和弹性,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钾素通常在土壤中含量较高,一般不感缺乏。但若钾素供应不足则影响小麦对氮、磷的吸收,使机械组织与疏导组织发育不良,容易发生倒伏。同时,叶尖端发生褐斑并逐渐向下蔓延,使叶片早枯,形成不正常的早熟,产量品质都有降低。应该指出,氮、磷、钾三要素对小麦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并受限制因子定律作用的,量比配合得当,可以促进并提高各自的肥效,量比配合失调,则有相互制约、限制肥效的作用。发生限制作用的元素正是数量最缺的元素。因此,在生产上要搞好肥料的搭配,才能充分发挥肥效。除氮、磷、钾三要素外,其它元素尽管需要量很少,但是在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如缺镁时,叶子皱曲,生育期推迟。缺钙时,根系发育受阻。缺铁时,叶绿素受破坏,叶片变黄。缺锰时,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灰色、米色或浅褐色的斑点。缺硼、锌、铜、钼时,植株矮小、白化或死亡。缺硼还可以导致雌性器官发育不良,花粉败育,影响结实。二、、磷、钾的吸收有所不同。它受自然条件、土壤肥力,特别是施肥水平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