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牛学梅静海大张屯中学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读了余文森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在序言里,余教授也提出来了,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新课改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发展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余教授主编了一系列的有关教学的丛书,而本书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时为上课服务,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也就是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这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来谈教学的。其中备课篇有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主题,其中每个主题都从老师们熟悉的经典名言出发,有典型案例;上课篇指出上课时教学的核心工作,这一主题主要讲解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技能,如讲授,提问, 情境,倾听,观摩,点拨,调控等供老师们借鉴学习运用;听课篇通过展示名师带着思想进课堂,看、听、想、认协调发展,联动推进, 联动是有效听课的真谛,老师们在听课中逐渐成长;评课篇中说:老师的上课时画龙,评课就是点睛,龙因睛而腾飞,评课是教学钻研的灵魂。上课人因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人因评课而豁然开朗。以此来看, 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离不开这四大部分。作为一名老师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可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不断改进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使之有效更充满生命活力。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老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句句经典,让学生佩服的话,就免不了课下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学识博大精深。所以说,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要多多虚心的学习,多多听听优秀的教师讲课,且在每上完一堂课时,要不断地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当然,也要看见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长处。读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我总结了以下观点: 一、怎样研读课程标准?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①、确立“三维”目标; ②、熟记学段目标。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4、读“附录”,和孩子一起成长。“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可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以后教学过程一定记住备课的第一步——研读课程标准,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二、怎样了解、分析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2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心理学中了解;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从预习反馈中了解;就课题(或在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提出问题;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课文(内容)了解。 3、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三、教师怎样根据学科的特点、学段(学期)目标,联系学生实际,设计针对性、综合性的练习? 1 、设计课内练习。包括课前练习( 预习) 、课后练习( 包括生字词的书写、背诵、答问、单元练)等。 2 、设计课外练习。例如:搜集资料、拓展视野;“自助餐”式作业;“自主”式作业;“亲情”作业;全面开发、充分利用习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