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01颈椎相关检查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8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1颈椎相关检查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11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1颈椎相关检查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颈椎相关检查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杭州市萧山区屮医院推拿科周东辉颈椎相关检查诊断方法较多,对颈椎和颈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各具临床意义。现从一般检查、特殊试验检查、辅助设备(X线、CT、MRLB超等)检杳、名家特色诊断法(龙氏三步定位诊断法)等方面作一概述。一、一般检杏1、颈部触诊(1) 颈部肌肉触诊主要通过对颈项两侧肌肉的张力对比来观察异常与否,可触摸到肌痉挛、肌肉僵硬感等,对病变部位和疾病治疗过稈中的疗效判定有指导意义。(2) 压痛点触诊压痛点往往是病灶最直接的反应,触诊时要注意辨别其位置、深浅度、强度等指标。有些压痛点具有特别诊断价值,如枕神经压痛:枕大神经位于乳突与枢椎棘突Z联线屮点凹陷处,枕小神经则在乳突后下方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处。高位颈椎病特别是寰枢病变最易出现枕神经压痛。(3) 棘突触诊嘱患者取坐位,使颈部略前屈,检查者用左手掌托住患者的前额部,用右手拇指先触到C2棘突作定位。因为C2棘突较大,容易触得清楚,且定位准确。然后按顺序向下触摸,C3-5棘突比较小,不易触摸清楚。C6-7棘突和T1棘突比较大,则容易触清。C2〜4棘突常呈分叉状,当患有棘上韧带炎或棘突滑囊炎时,则棘突上有明显的浅压痛。如患椎体结核、骨折及脱位时则有深压痛。对于颈椎示凸畸形的病例,触诊时不宜用力过重。触摸时注意检杳棘突是否偏斜,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而重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位于深部,一般浅压痛多为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或皮下筋膜的疾患。(4) 横突触诊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由锁骨上窝沿胸锁乳突肌外缘触压横突尖前侧及后侧,同时触压横突间,市横突前结节到横突后结节Z间有很多肌肉附着,又为脊神经后支的支配区,两者结合定位意义更大。如为关节突移位(棘突必伴随移位),则压痛点多在横突尖及横突间后侧,临床表现为脊神经后支支配区——颈项疼痛;如为椎体后外缘增生,椎间盘侧后突出,则以前侧压痛明显,多发生于C6、C7,并多向肩臂腋部乃至手部放射。(5) 椎动脉点触诊椎动脉点位于乳突尖和枢椎棘突联线屮外1/3处的下方及胸锁乳突肌麻缘的示方,在枕神经Z外。此点深处是寰椎与枢椎Z间的一小段椎动脉,其前是寰枢关节,其后是软组织,故能被触压。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动脉综合征,此处多有压痛或异常感觉。2、颈活动度的检杏颈部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等活动。颈部正常的活动度为前屈和示伸可达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侧旋各60°-80°o正常颈椎的运动,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头部转动主要在寰枢关节。头颈大幅度的伸展和屈Illi主要在下颈椎,尤以C5〜7节段;颈椎侧弯(屈)运动主要发生在屮段颈椎,即C3-5o肌肉痉挛、骨关节炎、退变性疾患,各种伤病所致的颈部疼痛均可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受限。3、颈脊神经的定位诊断(DC1脊神经其H枕骨与寰椎两者之间的裂隙屮穿出椎骨,沿椎动脉沟下行,有前、后支Z分。前支支配头直前肌与头侧直肌两组肌肉;后支称枕下神经,属运动神经,支配头后大、小肓肌和头上、下斜肌四块肌肉。前支与后支所支配的肌肉主要司头的仰屈及侧方倾斜。受损麻可致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2) C2脊神经发白寰椎与枢椎之间,分为升支、降支和枕大神经。前两者支配头下斜肌、头夹肌与颈夹肌,司头部的后仰与旋转。枕大神经属感觉神经,主要支配枕部、项部和头顶部皮肤感觉(止于冠状缝)。(3) 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