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 MDRO )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产超广谱β- 内酰***酶(ESBLs)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耐碳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保障患者安全,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特制定本制度 1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 医院感染办应及时组织调查, 临床科室、微生物室必须密切配合, 并在全院公布感染发生情况, 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委员会减少使用可促使这些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检查。 2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 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开展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 产超广谱β- 内酰***酶(ESBLs)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耐碳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耐药菌的监测。(2) 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早期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对从其他医院转入及易感者的检查, 尤其是对年老体弱,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侵入性检查治疗、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3 、诊断与报告(1) 临床科室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 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 并追踪检验结果,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 24 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2) 微生物室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 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 通知主管医生或护士长,并登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每天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半年公布一次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3) 医院感染办接到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后到科室指导消毒隔离工作。(4)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则按照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执行。 4、预防和控制措施临床科室接到报告, 应根据检验报告结果, 在隔离房间门上或患者的病床栏悬挂接触隔离标识, 由科室负责人负责病区内的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 监控医师和护士应积极配合。(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2) 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科室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