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颈清术后合并乳糜漏的护理眼、口腔科曾婷婷一、概念乳糜漏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少见但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并发症,其产生原因是在施行颈清术中损伤颈段胸导管或右淋巴管所致。1、什么是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是对脂肪吸收有重要作用的淋巴管。在肠中,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淋巴管中还原形成小脂肪滴,也有一部分以脂肪的原样吸收进来,因而在消化时此中的淋巴是混浊的乳白色,亦称为乳糜管。2、胸导管在哪?胸导管起源于腹腔乳糜池,经后纵隔上行达颈根部左侧至食管和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之间,然后穿过颈动脉鞘深面的蜂窝组织,约平第7颈椎处转向上外侧和前方并向下形成胸导管弓,绕左锁骨下动脉及胸膜顶注入左颈静脉角,由于胸导管注入静脉系统时,解剖变异较大,有时局部位置很低,在手术中不易发现,有时也可能高达锁骨上5cm,且管壁薄、脆性大,极易损伤而导致乳糜漏。二、临床表现颈部乳糜漏病人每日最小引流量80ml,大可达4300ml。常规乳糜漏液颜色表现为乳白色液体,但并非所有的乳糜漏都表现为典型的乳白色液体,主要取决于饮食中脂肪的含量。通常全麻下行颈廓清术后需禁食1~2d。早期,由于未能正常进食,乳糜液混在引流液中而不易被发现,引流液呈淡黄或淡红血清样外观。术后2~5d正常进食时发生乳糜漏,创面引流液以淋巴乳糜液渗出为主,引流液颜色变为乳白色,较易发现。因此术后在早期及禁食情况下,易忽视乳糜漏发生。观察引流液48h量不减少,引流中有乳糜样物,应考虑为乳糜漏。行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更易发生。75%~92%位于颈部左侧,有5%左右位于右侧。三、乳糜漏的诊断乳糜定性阳性可确诊。,%,应诊断为乳糜漏。另一诊断方法是让患者停止进食,引流液变清,也证实为乳糜漏。四、案例介绍杨朝旺,男,49岁。因“左舌根部疼痛3月余”入院。诊断为:左舌根部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012年8月17日在手术室鼻插全麻下行“左舌根恶性肿物扩大切除+左颈淋巴结清扫术+37、38拔除术”,左腭咽部创口碘仿纱条包扎,左颈部放置一条负压引流管,术后转ICU复苏,病情稳定后转回我科。日期病情介绍18/8术后第一天患者鼻饲高流1000ml,左颈部引出暗红色血性液159ml19/8术后第二天患者鼻饲高流1400ml,左颈部引出暗红色血性液50ml20/8术后第三天请营养科会诊予鼻饲营养液,左颈部引出暗红色血性液40ml21/8术后第四天继续鼻饲营养液,左颈部引出暗红色血性液40ml日期病情介绍22/8术后第5天予鼻饲营养液,左颈部引出淡黄色血性液62ml,伴有少量絮状物23/8术后第6天左颈部引出淡黄色血性液15ml,伴有少量絮状物,更换敷料时挤出左锁骨上区约4ml清亮液体,颈部加压包扎24/8术后第7天左颈部引出淡黄色血性液10ml,在左锁骨上区挤出约15ml灰白色混浊液体,颈部加压包扎25/8术后第8天左颈部引出淡黄色血性液7ml,在左锁骨上区挤出约10ml灰白色混浊液体,颈部加压包扎26/8术后第9天给予拔除引流管,患者进食半流,在左锁骨上区挤出约10ml灰白色混浊液体,用庆大霉素冲洗伤口,继续予加压包扎处理,27/8-30/8患者进食白粥,颈部加压包扎,切口无液体渗出,31/8予办理出院。五、乳糜漏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严密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定期监测电解质的情况。术后12h内是术腔渗出液最多的时期,必须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引流液的观察正常情况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200ml,呈血性,以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呈浅血性,正常拔管时间平均为术后3-4天。若术后2-3天出现引流管内引流量逐渐增加,外观初为透明淡黄色,继为乳白色米汤样液体,应考虑是否为乳糜漏。颈部伤口的护理局部加压可挤压漏口周围软组织使漏口缩小,待其肉芽组织形成可促使漏口愈合。压迫区域重点是颈根部。但压迫不宜过紧,压力以不影响患者呼吸为适度,注意切口肿胀情况,避免因切口肿胀增加导致压迫过紧。持续负压吸引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拔出引流管后,可皮下注射50%葡萄糖液20ml或素蒿捷疗软膏并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