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关于行业行政垄断的形成及治理机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行业行政垄断的形成及治理机制分析.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4/12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行业行政垄断的形成及治理机制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行业行政垄断形成及治理机制剖析1楼关于行业行政垄断形成及治理机制剖析    一、引言     行政垄断是政府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竞争限制与排斥,在行政垄断存在领域,公共权力取代市场机制完成资源配置过程。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通过向政府机构提供转移支付形成串谋以维持其垄断地位不同,在我国当前经济系统中,政府机构直接或间接对市场进入、生产要素及产品流动等方面进行干预已成为系统性、结构性现象。根据可得数据计算结果,电力、电信、,而且损失额有逐年递增趋势(于良春,张伟,2010),行政垄断已构成我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主要障碍。由于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很多垄断性产业同时具备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二元性特征(王俊豪,王建明,2007),这使得区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与行政垄断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将行政垄断分为政府主动型及厂商主动型前提下剖析行政垄断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得以实现及强化条件,从行政垄断微观参与主体角度讨论行政垄断作为特定环境下经济系统内生结果出现原因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行政垄断治理机制。     二、模型设定及说明     对行政垄断形成及维持机制考察首先涉及行政垄断主体界定,本文认为行政垄断主体为公共权力部门与垄断厂商联合形成某种共同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垄断性行业中为寻求行政垄断实现而更为主动主体也有所区别。改革开放之初,当垄断厂商在行政关系上分别隶属于某一职能部门时,在部门利益驱动下更为主动一方为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随着市场化进程深入,政企分离推进则使垄断厂商成为维持行政垄断更为主动一方。本文将以上两种情形分别称为政府主动型行政垄断以及厂商主动型行政垄断,本文将主要剖析厂商主动型行政垄断形成及维持机制。此外,本文所界定行政垄断主体不同于规制经济学中所研究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之间通过纵向串谋所形成利益集团,在利益集团中串谋双方寻求是由权力寻租所带来***收益。但在本文框架下,公共权力部门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行政垄断则是公共权力在追逐公共利益过程中实现结果,当然本文并不否认行政垄断中***存在,但这只构成了公共权力对市场竞争进行干预一个结果,也就是说,***并不能构成维持行政垄断目。行政垄断并不仅仅出现在转轨制度背景下,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曾出现过行政垄断。例如,英国在1921年政府通过法律将在“一战”前就已走向垄断化铁路业进一步合并为四个垄断组织,这四个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95%;而德国在1989年改革之前整个邮政、电信经营市场长期封闭,由邮电部下属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杨兰品,张秀生,2005)。这些国家中行政垄断问题已通过以私有化为核心改革而解决,以上经验似乎意味着国有产权成为行政垄断出现主要原因,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有企业同样大量存在,但却并未引发行政垄断出现事实显示国有产权既不构成行政垄断产生充分条件,也不构成行政垄断产生必要条件。本文首先给出剖析所需要基准模型,在下一节讨论行政垄断在均衡时产生条件以及特定制度环境对行政垄断影响。为了剖析方便,本文考察只有一个公共项目情形,从事该项目厂商生产初始投资巨大、需求价格弹性较低、难以进行储存产品或服务,典型产业例如电力、电信、石油或铁路运输等。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设施平台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这些产业中国有化程度较高,而且其部分产业环节具备自然垄断性质。由于以上特征,存在一个对公共项目进行规制政府机构。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行业,我国《反垄断法》明确了国家对经营者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经营行为及其商品与服务价格依法实施监管与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这意味着国家认可并保障相关行业厂商垄断地位,并由《反垄断法》进行豁免,此外,这一规定也明确了垄断厂商规制机构目标。本文认为这里对垄断地位认可及对消费者利益保护这两个在经济学中相互冲突目标同时出现正是行政垄断存在导致政府机构在政策设计中两难选择结果。此外,由对我国垄断性行业及其规制机构考察可以发现在垄断厂商与规制机构之间存在着较强旋转门现象,即在它们之间有着较强人事关联,这导致了两个方面结果出现。①人事上流转使垄断厂商成本类型等私人信息成为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之间共同知识,这使对垄断厂商价格规制方案更多地采用了成本加成设计①。②人事关联有利于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之间共同信念形成,这将更有利于行政垄断这一制度安排作为均衡结果而出现。对本文考察公共项目来说,我们设一个垄断厂商可以完成该项目,垄断厂商成本函数为:c=β-e(1)这里,β为垄断厂商效率参数,e为垄断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而付出努力程度。一般来说,影响垄断厂商效率参数最重要因素为垄断厂商技术水平,对特定垄断厂商来说可以假设其效率参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