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内墙面抹灰的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墙面抹灰的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柯 2020/4/1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墙面抹灰的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表C1-3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年月日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内墙面抹灰一、适用范围适用于1#楼宿舍、楼道、楼梯及所有卫生间内墙面抹灰。二、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抹灰部位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均经过有关单位(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共同验收,并签认)。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2、抹灰用脚手架应先搭好(主要针对楼梯间),架子要离开墙面200~250mm,搭好脚手板,防止落灰在地面,造成浪费。3、将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及砖砌墙面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构造柱及圈梁蜂窝、麻面、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4、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对于构造柱及圈梁砼表面,已甩刷粘接剂。三、材料要求水泥:。砂:采用中砂,~5mm。石灰膏:石灰膏熟化期必须大于十五天,才能保证完全熟化,否则粉刷后容易发生“暴灰”现象。即墙面有些暴裂开小点,由未充分熟化石灰形成;石灰膏中块粒剔除干净。四、施工机具砂浆搅拌机、磅秤、孔径5mm筛子、窄手推车、铁板、铁锹、大桶、灰槽、喷雾器、托灰板、木抹子、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塑料抹子、大杠、中杠、2m靠尺板、托线板、八字尺、铁制水平尺、盒尺、钢丝刷、笤帚、小白线、錾子、锤子、钳子、钉子、钢筋卡子、线坠、胶鞋、工具袋等。五、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控项目1基层表面基层表面已清理干净,无尘土,污垢,油渍且洒水湿润。2材料品种与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各项指标合格,配比符合要求3操作要求分层抹灰,砖墙与梁柱面整体抹灰采取加强措施4层粘结及面层质量抹灰层与基层及抹灰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与裂缝一般项目1表面质量接搓平整,洁净2细部质量护角、孔洞、槽、盒周围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抹灰表面应平整3层与层间材料要求及层总厚度抹灰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20mm。4分格缝分格缝符合设计要求5滴水线(槽)符合规范要求6允许偏差(mm)立面垂直度普通抹灰4≤4mm表面平整度普通抹灰4≤4mm阴阳角正方普通抹灰4≤4mm分格条(缝)直线度普通抹灰4≤4mm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普通抹灰4≤4mm六、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墙面冲筋(设置标筋)→做护角→抹第一遍灰→抹第二遍灰→修整→清理地面上落灰→养护七、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打墩,墙面冲筋,对于所有卫生间,第一遍抹灰用1:3水泥砂浆涂抹,厚度为:12mm,第二遍抹灰用1::,厚度为8mm。对于宿舍、楼道及楼梯采用1:3:9水泥石灰砂浆分两遍抹成,厚度为18mm。2、抹第二遍灰前,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底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为防止出现墙面花,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配合比应注意,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按交底控制水灰比。3、窗框与墙体间缝隙一定要在大面积抹灰前填堵好,防止空鼓及渗水。八、应注意质量问题1、粘结不牢、空鼓、裂缝:烧结砖墙面抹灰,最常见通病之一就是次层与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主要原因是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由于砂浆在强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