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0
文档名称:

【社会科学类】《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释义.pdf

格式:pdf   页数:1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社会科学类】《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释义.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科学类】《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释义.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号
——错误与舞弊》释义
一、关于《错误与舞弊准则》的一般说明
(一)独立审计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诞生以来,从其内容发展来说,主要经历了详细审
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审计目的也随之有所变化。
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
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查错揭弊是这一阶段的审计目
的。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
产负债表所有项目及余额的可靠性、正确性进行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
偿债能力。在此阶段,查错揭弊这一目的仍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
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的是判定
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
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
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在此阶段,审计目的不
再是查错揭弊,而是向社会提供合理的保证和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
尽管审计目的有了上述的变化,同时在现代审计中会计咨询和会计服
务业务量也在日渐增多,但独立审计的目的,始终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
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
《国际审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审计人员对
在公认的会计政策规定范围内编制的会计报表能够发表意见。”美国的《一
般公认审计准则》认为,审计是独立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的审查,其目的
是对是否公允地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
况变动情况发表意见。澳大利亚在《审计准则》中规定,会计资料审计的
目的是审计师能够对会计资料发表意见。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对独立审
计的目的作了与这些组织和国家相类似的规定。《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
四条规定,独立审计的目的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
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独立审计的目的之所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发表审计
意见,主要是基于下列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会公众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对
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审查,最终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帮助社会公众在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决
策。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要借助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来了解会计
报表的可靠程度,以利于作出是否投资或贷款等决策。二是审计能力的制
约。由于审计技术、审计成本等方面的限制,更是由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经济业务日益复杂,通过详细审计以发现所有舞弊和错误、揭露违法行为
已成为不可能,而只能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实行抽样审
计。所以,查错揭弊已不再成为独立审计的主要目的。
独立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
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查错揭弊。这并
不是说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承担查错揭弊的职责,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过程
中发现的重大的错误、舞弊行为予以关注和揭示。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按
照独立审计准则行事,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与谨慎,通过实施适当的审
计程序和方法,是能够将会计报表中重大的错弊事项揭示出来的。但是,
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并不能保证将所有的错弊事项都揭示出来,只要注
册会计师没有欺诈行为,即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中具有错弊事项,注册会
计师也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二)《错误与舞弊准则》的基本框架与规范内容
《错误与舞弊准则》共分章条。
第一章为“总则”(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
制定依据、错误与舞弊的涵义以及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为“一般原则”(第五条至第八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防止
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合理确信能够发现
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失实的错误与舞弊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说明由于
审计测试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并不能保证
发现所有的错误与舞弊。
第三章为“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错误与舞弊的关注”(第九条至
第十二条),主要对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可能发生的
错误与舞弊形态的关注、增加错误与舞弊可能性的情形和应保持应有的职
业谨慎等作了说明和规定。
第四章为“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时的处理”(第十三条至第十九条),
主要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或舞弊可能存在的迹象时应采取
的措施作了明确说明和规定。
第五章为“错误或舞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
主要对不同情形下的错误与舞弊对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的影响作了明确说
明和规定。
第六章为“附则”(第二十四条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