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冯贝堡中心小学预防校园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安全事故, 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切实暴涨师生的生命安全, 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存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预案。(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防踩踏安全处预案仅限于本校使用,外界仅供参考。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 那家铁副组长: 李勇李静宋洋成员: 于景志王振忠兰建军李凤新高万国张德民各班班主任教师(二)机构职责 1 、组长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小组成员由德育处主任、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组成。 2 、小组成员将分别担任应急预案中各工作组负责人或成员, 上一级行政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况无法达到现场或不能履行职责,经授权由下一级行政( 副组长) 代履行职责。 3 、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 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 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 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向当地上级或当地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4 、当学校在救援时用到医疗救护等其他应急救援机构时, 这些应急机构的指挥系统就会与学校的指挥系统构成联合指挥。学校应急指挥应该成为联合指挥中的一员。学校的应急指挥主要任务是提供救援所需的学校信息, 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当联合指挥成员在某个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 则由负责该问题的联合指挥成员代表做出最后决策。三、日常工作开展: 领导小组成员在突发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 、做好预案的发放、登记、修改和重新修订,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应急预案的内容;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教育, 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德育处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 重点防范, 运用各种形式, 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后勤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照明设备正常。 5、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凡使用学校场馆, 组织 300 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都要经校长同意, 并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责任制。 6 、后勤部门确保校车在校,司机值班,校医室常备一定应急医疗物资。 7 、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 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8 、学校印制全校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 所有行政、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 24 小时内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年级组收集各班学生家长通讯录, 并送交电子文档到校医室电脑储存。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四、事故应急处理: (一) 接警与通知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 包括行政、教师、职员工、学生) 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危害; 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 首先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日行政和德育处主任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校长还要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教育局和医疗机构, 通报应该包括以下信息: 发生事故的学校名称和地址; 通报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二) 现场应急抢救、现场保护 1 、在场人员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学生受伤,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同时,叫旁边教师或学生联系校长,校长接到报警后, 马上通知德育主任赶赴现场,并通知抢救组成员迅速到现场。校医到达后, 马上接替在场行政、教师对受伤学生进行救护处置, 尽快确认伤者中哪些需要送医院救治。如需送医院救治, 由校医确定送到哪一所医院, 抢救小组组长马上通知本校司机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 受伤人员较多时,由副组长通知本校教师动用其私人车运送学生。在急救车到达前, 校医负责受伤学生救护处置。组长通知学校门卫要确保急救车进校后有人引导。急救车到达后, 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 派班主任和校医随车参与救治。 2 、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事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