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氯毗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耍]目的探讨氯毗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阿司匹林300mg(每日1次,口服3d后改为100mg,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同时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氯毗格雷首剂300mg,维持量75mg,每日1次,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I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显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2例,无效9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出现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氯毗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毗格雷;阿托伐他汀;血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4-0050-02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病情不稳定,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炎症激活、血栓形成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⑵。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调脂药物能改善内皮细胞稳定斑块,从而改善患者的转归和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氯毗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脑岀血史或半年内有脑梗死史者;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每口1次,口服3d后改为100mg,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同时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氯卩比格雷首齐!J300mg,维持量75mg,每日1次。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廿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规定。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为无效[4]o4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IDI厂C)、低密度脂蛋白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