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大黄附子汤.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黄附子汤.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20/4/1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黄附子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方剂来源汉。《金匮要略’.组成与用法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6克水煎服。功效与主治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脉紧弦。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肠梗阻,阑尾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阿米巴肝脓疡,睾丸肿痛;也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红斑性狼疮,毛细胆管型肝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症。例如.(1)肾功能衰竭本方去细辛,加黄芪、益母草、芒硝,治疗尿毒症46例。结果;单纯内服14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2例,内服上药加本方灌肠32例,显效工3例,好转15例,无效4例>1986年第7期)。(6)睾丸肿痛本方加味,治疗3例。结果;服药3—10剂而愈({中医药学报}1984年第工期)。(7)阑尾炎本方加薏苡仁、丹皮治疗。结果:服药8剂而愈(《陕西中医》1989年第8期)。本方治疗;患者右腹上下掣痛腹满,小腹尤甚,汗出如珠,时时呕恶。结果;服药2剂后,诸症几除;再予薏苡附子败酱散调理而愈(噬辽宁中医杂志净1987年第9期)。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寒实结滞之证。方用大黄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阳散寒,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腹部胀满疼痛、肢冷、便秘、畏寒、脉弦紧,为其辨证要点。临床如见腹痛较剧、喜温喜按者,可加桂枝、白芍,腹胀、便秘难下者,加芒硝、枳实;右胁疼痛、恶寒发热、大便秘结者,加柴胡、白芍;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或伴吐蛔者,加乌梅、川椒、苦栋根皮;气血不足者,加党参、当归,胃痛隐隐、大便色黑者,加炮姜、白芨,积滞较轻或药后大便较多者,大黄可改用制者。实热证引起的发热便秘,不宜服用本方。。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温病条辨》大黄附子汤,由大黄,熟附子组成,功能温阳泻热;主治寒疝,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