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欲速则不达.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欲速则不达.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20/4/1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欲速则不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欲速则不达备课人孙青霞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欲速则不达》这篇文章从反面说明了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教学目标: 1、写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练习。认字6个,写字4个。理解新词。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3、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4、继续练。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写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练习。认字6个,写字4个。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中词语。 2、熟读译文、古文,并通过学习译文理解古文文意。 3、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文章大致含义。教学重点:目标23教法:读悟法教学过程:一、解题探究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2、根据题目讨论一个话题“快好”还是“慢好”?教师随即梳理问题,并相机出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让生能试着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3、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解题,着重点“欲”、“则”、“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纠正读音。 ,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三、学法引路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欲速则不达》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回忆学习《井底之蛙》一文的情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理解古文文意?(生谈自己的经验。)2、教师出示“金钥匙”内容。四、熟读课文,理解古文文意1、请学生选自己适用的方法自读《欲速则不达》的古文和译文。要求: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教师巡视了解学情。)2、指名分读古文和译文,师生共同正音。3、请同学领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古文和译文。4、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5、生质疑自学有困难的字词含意,师生共同解疑。6、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7、师生共同分析齐景公的“欲速”表现。板书设计: 欲速则不达急速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重点   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一、复习旧知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了解齐景公为什么急。1、请学生借助资料,联系已有的知识谈谈晏婴与齐景公的关系。小结:齐景公与晏婴的关系非同一般,晏婴辅佐齐景公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随着时间的推移,齐景公越来越离不开晏婴了,甚至把他当成了左膀右臂,可就在此时,晏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