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硕士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硕士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docx

上传人:gjh0927 2020/4/18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硕士毕业论文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市场营销中的气象因素[摘要]气候作为营销的宏观环境要素,给企业带来机会与威胁并存。全球气候的复杂多变,企业在营销中考虑气候因素已越来越多:从今年年初的暴风雪到当前的凉夏,可能都令许多商机始料不及。厂商如何根据气象消息及时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宣传和促销活动,正在成为一门学问。那么,当营销遭遇恶劣的气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关键词]市场营销气象因素一、发达国家的经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运用气象信息作为营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在我国气象服务还是作为一种免费的社会服务时,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气象服务已经走入商业领域。全美国的气象服务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其气象咨询活动不仅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方面,甚至延伸到跨国服务,德国的一些啤酒公司都专门设有气象、气候研究室,把天气、气候因素作为调整啤酒产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日本也非常重视研究气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实践得出结论:当气温达到22℃时,啤酒开始畅销;达到24℃时,泳装开始走俏;气温一超过30℃,冰淇淋的销量就会下降,而爽口的清凉饮料则会增加。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DELPHI)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如果商家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够避免损失,还可以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所谓的气象经济也就同时产生了。最初的气象经济是对于一些生产型的厂商安排生产计划使用的,而现在的气象经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更广的层面上。在国外,西方的气象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形形色色的气象指数。如德国商人发现,夏季气温每上升1℃,就会新增230万瓶的啤酒销量,气象公司便开发出啤酒指数,供啤酒商参照。日本则开发出空调指数,因为他们发现在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此外,还有天气与客流量分析的乘车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食品霉变指数等各种指数,用来帮助企业预测并提前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由于气象经济发达,国外气象公司效益都相当可观,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二、气候变化与行业影响当高温气候来临时,受高温影响最明显三大类消费品分别是空调、饮料与防晒霜,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街头摊点,清热消暑的饮料、冷饮销售量直线上升;各大电器卖场,空调、冰箱、冰柜的日均销售额均大幅攀升;防晒霜全面俏销,部分物美价廉的防晒用品居然脱销……甚至连出租车司机也分享到了热气候带来经济效应这杯羹,室内休闲场所生意空前火爆,快递服务公司的电话异常的“热”。夏令产品普遍销量暴涨,即便价格昂贵的牛皮席,其生意也额外火爆。高温天气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夏令新品市场成长的提速功能,加剧了强势品牌之间市场份额的争夺,从而给行业变迁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低温到来时,保暖系列产品、取暖类产品、白酒等开始畅销。气候的变化对零售业、水果、家电、服饰、饮料、酒水等等都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水果的营销来说,气候的影响更大,需要利用各地气象差,把握时机,使销售水果增加效益,与此同时,市场气温高低对水果的销售快慢、价格高低也有一定关系。甚至有人总结出来了部分水果销售与气象关系:如苹果,10度以上,33度以下,畅销,否则价格低易滞销;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