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水浒传》.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水浒传》.doc

上传人:1650986**** 2020/4/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水浒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拜中见正义,语中寓良知——且说《三国演义》之陈宫救操四川省中江中学校邹红军三国,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一段鼓角争鸣的岁月。回首千年,我们仿若看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战场武将,一个个笑傲时事的文人骚客。我们得感谢《三国演义》,是她那生动精彩、准确传神的行动描写,个性张扬,对比鲜明的语言描写,为我们记录了历史的印记,为我们再现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三国演义》第四回,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历史就是身边,三国中人的举手投足就在眼前。一、“拜”尽天下忠义——动作描写简洁准确,富于变化。本节中前后三拜,令人深思。陈宫审问曹操,是想熟知曹操的人品、能力、志向,他不可能不了解董卓,不熟知天下情况,诚如他所说,他“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所以,当他与曹操一番密谈之后,曹操的豪言壮语感动了他,“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陈宫所拜的,是“天下忠义”。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吕伯奢住在林深处,却知晓曹操目前的处境,知晓其父亲已经避难,还真诚地厚待曹操,作为长辈,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伯奢为曹家躲过“灭门”一灾而庆幸。感慨有如此之义士,伯奢所拜的,是人世间应有的感恩。这两拜,真诚所至,情深所为。遗憾的是,曹操的拜与不拜,却让人悲愤。“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陈宫深明大意,违反国家法律,释放曹操,曹操却毫不言谢,礼节性一拜,起而问其名。有“鸿鹄志”的曹操,应该拜伯奢,应该为误杀伯奢一家而大拜,长拜。如果说出逃中的他心情紧张,疑心正常,但是***之后,一拜需要多长时间,他却不拜,让人激愤!二、“负”尽天下苍生——语言描写个性张扬,对比鲜明。曹操负罪外逃,被陈宫抓获,却依然自负之极,自比“鸿鹄”。曹操欢喜陈宫追随自己,却不知他是否背负得起以陈宫为代表的民众的厚望——“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误杀伯奢家中八口人,已经有负伯奢,却还是果断地故意杀死伯奢,还直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确,他曹操已经有负天下之厚望,天下人也将在不久以后“负”了他——这样的人,天下人如何会服你?相反,我们却在那极度的乱世中看到许许多多的善良之人。陈宫“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社会理想,他的弃官,高过陶渊明。吕伯奢厚待结义兄弟的有罪之子,勇气可嘉;对有恩于结义兄弟的晚辈陈宫一拜,更是敬重陈宫;理解他们当时心情,安抚说“使君宽怀安坐”,并安排下人杀猪,自己亲自外出置酒,极尽宽厚之心。曹操自负之言尤在耳旁,只会让人笑话;陈宫、伯奢仁爱之语如在身侧,让人如沐春风。善良和正义,才会永流传。《三国演义》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