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保督察 20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动员大会讲话稿今天这次会议,是关于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以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刚才,新生部长宣读了20XX年秋冬季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力军县长、文杰县长分别结合省市的会议精神,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劣质煤管控“百日会战”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职责分工、任务目标、时限要求,很全面、很具体,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力度,我完全同意,大家要逐项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一、一定要认清形势,丢掉幻想、背水一战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可以用五个最来概括:重视程度最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高度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又是国家“大气十条”的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目标任务迫在眉睫。从今年3月份环保部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2+26”城市强化督查,至今已经进行了104个批次的专项检查。8月18日环保部又研究出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XX-20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强化督查方案、巡查方案等六个配套文件,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严厉查处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并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份。工作力度最大。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省市接二连三召开动员部署、专题调度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动员;环保部、省委、省政府督导、督查、巡查组,一拨一拨的密集驻县入村进企,开展全方位、无缝隙的检查巡查。环保部从各地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组成28个督导组,开展强化督查,参与人员之多,队伍力量之强尚属首次。督查手段最硬。环保部、省市为落实中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总体部署,便于发现问题线索,创新工作方式,不仅动用了天上的卫星,还装备了无人机,督查手段更加智能化、科技化,小塑料、小肠衣、非法开采、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藏不住、躲不掉。检查标准最严。在督查过程中,不遗漏一个坐标点,不放过一个小细节,发现问题,不问原因,不讲情面都会直接曝光或通报。再者督查人员轮流更换,在环保从严的大背景下,一旦出点问题,想靠拉关系协调,蒙混过关想都别想。问责力度最强。据环保部发布的消息,20XX年启动环保督察行动以来,先后有万人被问责,上至省部级干部、下到乡村干部都在其列,足见问责力度之大。省委、省政府第十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我市20天专项督察期间,就有138人被问责,涉及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警示,再不重视起来、警醒起来,就很有可能是下一个被问责的对象。在如此严峻形势下,我县的环保工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从思想作风方面看,政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有些单位、乡镇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是政府的事、县里的事、环保的事,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有些单位工作被动应付,不愿触难碰硬,糊弄过关的想法多,攻坚克难、落实交账的意识差;有些企业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全县大局,明目张胆的停用环保设备,偷开偷排被曝光,严重影响了顺平形象。具体到工作层面看,我县散乱污整治和燃煤锅炉淘汰改造进展缓慢,按时限清零,任务还十分艰巨;督导检查暴露问题多,环保部强化督查组共交办我县问题84件。7月26日至8月14日,省委省政府第十一环境保护督察组为期20天的督察,就反馈我县各类问题288件。省秋冬季大气污染专项督查组入驻我县1天半的时间,就交办了18个问题,说明我们的监管还存在漏洞,还有不少死角死面。此次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中央省市有明确要求,对我们来说是这是一场输不起、耗不起、等不起的攻坚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繁重的任务,我们没有退路,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见成效不松劲,不达目的不收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二、一定要综合施策,利剑高悬、铁腕治理治理大气污染必须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没有退路可言、没有捷径可走。一定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扬尘散煤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锅炉替代改造等重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方案已经下发给了各部门、乡镇,回去以后要仔细研究,严格落实。下面,我强调几个关键节点: 一是“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尤其是传统塑料、肠衣加工行业,已经被环保部列为关注的焦点、督查的重点。对此,县委、县政府的态度是坚决的,严格按照“两断三清”标准,9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集中整治任务。各重点乡镇要利用剩余2天的时间,抓紧做好扫尾工作,确保彻底清理干净。由于散乱污企业技术含量低、污染大、恢复快,虽经高压打击,仍然有部分摊点顶风作案,今后要发现一起依法处理一起。环保局、各乡镇要组织人员对已经取缔关停的“散乱污”企业和企业集群,开展“回头看”,并坚持常态化监管,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