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诺贝尔的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诺贝尔的故事.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4/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诺贝尔的故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诺贝尔的故事篇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篇一:20XX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简介 20XX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简介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约翰?奥基夫、迈-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获奖理由发现大脑“gps”系统。工作简介: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的空间导航机制。奥基夫发现了这一定位系统的首个组成部分,他利用大鼠进行实验,观察大鼠在房间不同位置时脑内神经元被激活的情况。30年后,莫泽夫妇发现了另一关键组成部分,将其命名为“网格细胞”,这类神经元令定位和导航更加精确。实际应用:诺贝尔大会表示,他们的发现解决了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数世纪之久的问题,即大脑如何创建周围空间的地图,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如何导航。这一研究可帮助医生理解阿兹海默症患者丧失空间记忆能力的背后机制。所属机构:奥基夫是伦敦大学学院塞恩斯伯里?韦尔科姆神经电路与行为中心的负责人。迈-布里特?莫泽是挪威特隆赫姆神经计算中心的负责人。爱德华?莫泽是特隆赫姆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莫泽夫妇还供职于特隆赫姆的挪威科技大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获奖理由:发明蓝光发光二极管(led),为led灯的问世铺平道路。工作简介:三位获奖者发明了蓝光led,使更为节能的白色led灯取代高耗能的白炽灯泡成为可能。在90年代初三位科学家用半导体生成亮蓝色光束之前,仅有红光和绿光led问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三位科学家在其他人都失败的领域获得了成功。实际应用:他们的发明引发了照明技术的根本转变。目前,led灯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的标准照明方式,并对节约地球资源贡献良多。led灯使用寿命最高可达10万小时,而白炽灯只有1,000小时,荧光灯只有1万小时。所属机构:赤崎勇和天野浩均是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university)的教授。赤崎勇同时还供职于名古屋市的名城大学。中村修二出生于日本,目前是美国公民,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诺贝尔化学奖斯特凡?黑尔、埃里克?贝齐格和威廉?莫尔纳尔获奖理由:研发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工作简介: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能够让科学家突破传统显微镜的限制,更好地研究活细胞内分子细节。黑尔20XX年发明了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该技术打破了光学显微镜此前的分辨率极限,可对分子进行成像。贝齐格和莫尔纳尔的研究则为单分子荧光显微术奠定了基础。这一技术可以开启或关闭单个分子荧光。实际应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将光学显微镜带入了纳米维度,科学家现在能利用这些技术观察到大脑神经元建立突触的分子细节,并能够追踪累积的致病蛋白。所属机构:黑尔供职于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贝齐格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什本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工作。莫尔纳尔是斯坦福大学的化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1945年生于巴黎附近的布洛涅-比扬古。其小说在法国屡获大奖,包括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在内。小说主题:瑞典文学院称,莫迪亚诺的作品探讨“记忆、遗忘、身份和罪恶”,故事背景常设定在巴黎。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他用回忆的艺术,展现了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揭示了沦陷时期的真实世界。主要作品:莫迪亚诺在法国出版了诸多作品,有些被改编为剧本。主要作品包括(1971)、(1980)、(1988)和(1992)。莫迪亚诺是第11位生于法奖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和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获奖者经历:凯拉什?萨蒂亚尔希现年60岁,30年前他放弃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发起非盈利组织“拯救儿童运动”,致力于根除印度拐卖儿童和童工现象。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今年17岁,两年前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山谷被塔利班武装人员击中头部。她目前住在英国并出版了一本自传,发誓继续为女童受教育权抗争。获奖理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辞中称,两人因“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争取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而获此殊荣。颁奖辞称,为实现全球和平发展,必须尊重儿童和年轻人的权利。侵犯儿童权利将导致暴力代代延续。政治背景: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两国安全部队交火已近一周,导致数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诺贝尔委员会称,一名印度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共同获得和平奖这点很重要,他们在争取教育权利和反对极端主义方面有着一致努力。 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 1945年7月30日,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