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措施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措施一、基本情况本方案所指吸毒人员是指吸毒成瘾人员。我镇目前排查有吸毒人员 3 名。二、工作目标搭建完善的救防体系, 创新服务管理措施, 落实服务管理责任, 确保吸毒人员不漏管、不失控, 有效防止吸毒现象滋生传播。三、服务管理措施一是搭建救治防范体系。按照“综治牵头、公安指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建立集打击、求助和关怀于一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吸毒人员救助防范体系。镇一级成立由镇综治办牵头, 公安、司法、卫生、民政等单位参与的戒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派出所, 全面负责全镇的禁毒和戒毒工作。村(居) 委会一级, 成立由村(居) 委会主任任组长, 社区民警、社区医疗人员和禁毒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和社区戒毒帮教小组, 负责具体开展吸毒人员帮教工作。全镇上下构建起以镇禁毒办为龙头, 以村(社区)戒毒帮教小组为基础的救助防范工作网络。二是推行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吸毒人员的综合表现,按照“严格管理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一般管理对象”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管理对象是指抗拒社区戒毒和帮教, 无正当职业, 随时可能复吸的吸毒人员, 对该类人员, 由村( 社区) 主要负责人和社区医疗人员包保, 实行严密控制、即时尿检, 发生复吸的, 实行强制隔离戒毒; 重点管理对象是指吸毒时间较长, 毒瘾较深, 有复吸倾向的吸毒人员, 对该类人员, 由社区民警包保, 做好帮教工作, 发现苗头及时控制; 一般管理对象是指吸毒时间较短, 毒瘾较轻, 日常表现较好的吸毒人员, 对该类人员, 由禁毒志愿者在做好帮教的同时, 做好谈心、鼓励等工作, 帮助其改掉陋习。通过实行分类管理, 从根本上增强对吸毒人员管理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 由镇派出所负责健全完善吸毒人员的档案,建档建卡,实行“一人一档”,并动态管理, 即: 为全镇所有吸毒人员逐人建立档案, 既包含吸毒人员基本情况, 又包含吸毒人员定期、不定期尿检的影像资料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尿检报告, 实现档案全面、规范、客观、公正管理。三是强化人文关怀服务。建立跟踪帮教综合工作机制, 全面作好服务管理工作。第一,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鼓励吸毒人员前来参加文体活动,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第二,对吸毒人员的家庭成员和相关社区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 帮助其掌握后续照管必要的知识技能, 促使吸毒人员更好地、尽快适应社会家庭生活环境; 第三,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就业能力; 第四, 组织社区工作者、民警和吸毒人员家属定期开展亲情、爱心帮教活动,巩固戒毒成果。同时, 在办理低保、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管理措施一、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就是对在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管理、教育和帮扶, 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犯罪。社区服刑人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分为五种(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安置帮教对象分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我镇现有社区服刑人员 6 名,其中,判处缓刑的 3名, 裁定假释的 1 名,剥夺政治权利的 2 名,暂予监外执行的名, 外出务工的社区服刑人员有 2人( 假释的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不能离开社区) 。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