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大暑节气.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暑节气.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4/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暑节气.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暑节气大暑节气,在炎热的环境下让我们写一篇带有温度的散文吧。下面是X整理的关于大暑节气散文,希望大家喜欢。大暑节气散文篇1 我们的祖先在一年中安排了二十四个节气,实在是为种田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像是按照造物主脾气制定的一份全年工作计划表,某个节气一到,农民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了。据说二十四个节气是当时的中央政府颁布的,是以中央政府所在地洛阳为标准的。这样,虽有些节气所出现的物象、物候与当地情况相吻合的,如“夏至”“冬至”两个节气。夏至以后,白天一天天短起来,到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过了这一天,晚上一天天短起来,到下一个夏至又是全年中晚上时间最短的。也有很多节气肯定与当地情况不相符合的,如“霜降”,有的地方还没有交这个节气,早就浓霜满地了,而像广东这些南方地区,它是全年无霜的。这种事实上的偏差倒并不影响农民耕种,因为几千年来,各地产生的农谚补充了某些不足,二十四个节气本来就是纲目式的。在我懂事后,尤其是当上了人民公社小社员后,耳濡目染,对节气的到来,从不太在意,慢慢地有所注意了,也知道了里面蛮有名堂的。你要做一个农民,尤其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农民,对二十四个节气一定要牢记在心的。生产队里的事有队长,自然不用你管,事实上你也不会管。老农们会说,你背得出二十四个节气吗?老三老四的。一句话就把你问瘪了。可家里那几分自留地也是和节气搭界的。春来了,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清明到了没有?你要记住,哪怕是寒食节到了,天气已温暖了,你要播种子的话,就请暂缓吧。不记住这一点,早早播下了种,等到那种子从地里探头探脑钻出来,高高兴兴地东张西望时,冷不防被某个早晨的霜冻打蔫了,你可别怨老天不客气。因为老祖宗早就有言在先: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谁叫你同节气对着干。也有对着干的,而且越来越多。晚稻插秧最迟要在夏至这一天结束,老祖宗总结的“夏至日收秧疤”这句话总是有它的道理的。什么农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也是农谚,老祖宗总结得出吗?秧本来已经插好了,外地却传来了高产放卫星的经验,说同样一亩地,密植的亩产可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甚至更多。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有人指挥着大家把已经插好的秧拔起来,不留空隙,一棵挨一棵地重新栽到一塘田里。指挥的人说了,谁规定的秧苗一定要留空隙,插秧时留空隙,就等于收割时少收粮食。秧不够,再把另外几塘田里的秧也拔起来插进去,最后是把18亩田里的晚稻秧全部并种到了一亩田里。得风气之先的举动还引来了无数的参观者,着实让指挥者风光了一段日子。这一塘田的插秧就用了好几天才完工的,这个过程农民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几塘田里的秧种在一塘田里。可收成却不是18亩田的总产量,地方志上说是“实收秕谷100斤”。岂止是节气,连造物主也无奈了,自叹不如了。人也由此变得无所顾忌了,天不必怕,地也不必怕了。一进入秋天的“白露”节气,农民就希望天天出太阳,一点小雨也不要下。一句“白露里的雨,到一处坏一处”的农谚,让农民时刻提防那个季节里的雨。也许那时正值晚稻抽穗扬花,不知人情世故的白露雨会把稻穗上花粉冲掉了,应该丰满的稻谷以后都要成瘪谷了,一年的收成落空了,泡汤了,农民哪有不恨之理?可这样的恨有点问题,在晚稻扬花季节里,白露雨是不会连续下它个十天八天的。要这样,它们的工作量太大了,它们会因工作太累而想安排休息的。再说稻穗扬花受孕只是性的繁殖,又没有多少爱和浪漫细节,那更得抓紧点时间,传宗接代这种事本来都是见缝插针进行的。天底下的植物多着呢,对你不利的事,对其他不一定不利。那时还是冬菜种植季节哩,怎么不需要水呢?实际上,农民只是一代一代把这句农谚传下去,或者是在骂人时把这句话搬出来,除此之外,对白露雨并不见得有什么深仇大恨。倒是另一种雨,农民们更恨。它可以不分春秋,可以不管寒暑,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过来,且破坏作用立竿见影。这种雨过后,菜叶子上,树叶子上,顿时立刻有了反应,先是出现一块块的黄斑,好象铁锈水一样。满是绿色的整块菜田里,铺满了黄色的疤痕,而后是慢慢地烂掉、死去。种了十几、几十年田的农民们不懂呀,这是什么雨?到一处坏一处的白露雨也没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大队干部不懂,公社干部也不懂,只有农科所的人懂,他们说这就是酸雨,前段时间广播里早就讲过了。这种雨里含有硫酸,滴在衣服上也会有黄斑,滴在铁器上马上要生锈、烂掉。对呀对呀,怪不得生产队里的那辆拖车上都是锈斑,坏得这么快,酸什么的雨力道怎么这样大呀。唉,躲也躲不掉,防也防不了,今后这田怎么种呀? 人能不顾季节制造新的白露雨,够大胆的了,但人,尤其是农民,在二十四个节气前也有依顺的时候,那就是“立秋”这个节气。立秋之前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当地最热的季节。这段时间原本是农闲,自从这里一年改种三季粮食作物后,大暑至立秋内要抢收早稻,抢种后季稻,成为全年中农事最忙,任务最重,也最艰苦的“三抢”季节。每天的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