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乒乓球正手攻球.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乒乓球正手攻球.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4/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乒乓球正手攻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胳膊拉开,小臂稍稍弯曲,大臂成45度夹角,身体重心朝前下方,右肩略低,双腿与肩同宽,左脚略在前,通过转腰将小臂收至眉心(大臂不动),若想加大力量,带上右腿的蹬地力量即可;这样一个正手攻球动作完成。身体前倾,离台适中,一般都是近台攻球,离台面30厘米左右,肘关节成90度(几乎不动,不可以小于九十度或是大于九十度),臂膀与身体躯干成45度左右,半弯腰,目光正视桌面前方。然后小臂带动大臂,大臂保持几乎不动(几乎不动的意思是四十五度和九十度都要在运动中保持着)这样,所有的注意都能较好地几种在手腕部和球拍上,不至于让注意随意分散,因为小臂和大臂以及身体躯干及腰部的关系已经处理妥当,只需要腰部和小臂的共同带动,整个攻球的动作就能做到非一般的协调,简洁。正手攻球第一关——借力击球说真的,这真的是正手攻球的精精髓所在。学会借力击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经学会了百分之八十。不会借力击球,谈再多“以腰带手、小臂不要主动发力、重心转移”……都是白谈。而真正体会到借力击球之后,小臂动作就会很自然地温和起来,腕部也会自然相对固定,拍子跟球的撞击就会打透,声音就清响,不再会胡乱磨擦。再快的来球,都能轻易“快速截击”。学会借力击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击球点。这些都对了,你就再也不会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会总是要等球出台才能击球……这就是为何我说,借力击球,是通过正手攻球技术的第一关了。这是多么重要啊! 正手攻球第二关——以腰带手小臂动作正确了,不乱发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谈以腰带手,就变得非常轻松容易。这是第二个关卡。运用转腰击球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让你乱发大臂力量。转腰速度快,柔和稳定,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就如网友所言,以腰带手来“截击”弧圈球。呵呵,这是轻松无比的事情。各位可能没想到,克制弧圈球的技术之一,“快带弧圈球”,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变化型。七早八早就解放大臂?解放腕部?那肯定是大绕远路,事倍功半。打起球来,累啊! 正手攻球第三关——重心转移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就剩下重心转移这回事了。这关就简单多了。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对以上要义都能体会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如何实践。请大家先放空自己,跟着我的方法练****看看,只要几小时的时间,保证会让您有所收获。借力击球练****许多文章都提到,正手攻球必须借力使力,利用反弹力量来击球。怎样才算是借力呢?听起来容易,但是一上台,身体不听使唤,手臂太早发力,或者,击球点太晚。明明是台内的球,却等它弹出台外才去击球。知道要去借力,身体就是不能配合。我示范给很多朋友看,他们就是看了一百遍也做不出来。原来关键不是他们不知道要去借力,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借力击球。想借而借不到。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球友们轻易就能体会借力击球的要领。 :身体靠近桌台边缘。越靠近越好。就算贴着桌边也没关系。勇敢靠近桌台! ,肚子内收(是弯腰哦可不是叫你驼著背),两脚与肩同宽,两脚站立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小臂与大臂夹角约110度,控制拍子的高度越低越好,比网子低更好。拍面竖起垂直于地面(小臂一定要伸入台内)。 ,过来你的正手位置。球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