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实验报告银行挤兑实验讲解.doc

格式:doc   大小:45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报告银行挤兑实验讲解.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20/5/1 文件大小:4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报告银行挤兑实验讲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报告一:银行挤兑实验【实验时间】:2013年5月6日【实验名称】:银行挤兑实验(BankRun)【实验描述】:veconlabloginforall本次银行挤兑实验,采用电脑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通过programs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实验过程中,所有被试者被分为3组,假定每位被试者分别在其所在组的银行存入$,当选择取出存款的人数超过限额N(各组人数的50%),即发生银行挤兑时,按实际选择顺序的先后,前N名被试者可取出$,其余被试者若在有存款保险的组,可获得$,若在无存款保险的组,只能获得$;当选择取出存款的人数未超过限额N时,则选择取出存款的被试者可获$,选择不取出的被试者可获$。如上所述进行5-6轮决策,选择是否取出存款。在组内全部被试者选择结束后,系统将根据被试者所在组的存款保险有无状况和选择情况得出每位被试者各轮的收益及个人收益总和。我在试验中属于无存款保险组,进行5次是否取出存款的决策。实验过程中,每位被试者都可以看到组内已经选择取款的人数,因此决策行为受组内其他被试者的影响,最终收益大小也受组内被试者决策的影响。【实验理论】:银行挤兑实验可用于检验参与者的“羊群行为”。基于收益外部性的羊群行为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指在几乎所有的博弈中,单个参与者的收益结构受到其他参与者行动的影响。如果参与者的战略是“战略互补”,那么每个人以某种确定的方式行动的动力就会增加,即随着一个人的战略优化,其他参与者的边际效用也增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者有相似行动的激励。银行挤兑就是典型的收益外生性引致的羊群行为。银行缺陷与储户的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到银行挤兑的产生。存款保险则消除了银行挤兑的平衡。【实验结果】:实验一:(50名储户分别在下述情况中进行决策)情况1:共3轮,被迫提款的概率为0,银行流动性约束为25人,若在t=1期不取款可获得$,若银行倒闭可获得$,可以查看他人当前取款情况。情况2:共3轮,,银行流动性约束为25人,若在t=1期不取款可获得$,银行倒闭支付$,可以查看他人当前取款情况。第一次实验结果如下:图2实验一第一次结果从实验所得数据来看,在无存款保险情况下,,。只有第一轮出现挤兑现象。,选择各轮均不取款的收益总额最高,为$,而取款次数越多,最终收益越低。但实验本身存在的问题:RequestFinalNumberBankIDDecisionNumberEarningsRequestsStatus(w=withdraw):图3实验一第二次结果。,,被试者取款概率为各轮均未出现银行挤兑现象。,与第一次实验相比,取款比例显著下降。实验二:(12名储户分别在下述情况中进行决策)情况1:共3轮,被迫提款的概率为0,银行流动性约束为6人,若不取款可获得$,若银行倒闭可获得$。情况2:共3轮,被迫提款的概率为0,银行流动性约束为6人,若不取款可获得$,若银行倒闭可获得$。两次实验结果如下:图4实验二的第一次结果无存款保险情况下,,各轮均出现挤兑现象。。图5实验二的第二次结果无存款保险情况下,,。各轮均未出现挤兑现象。。实验三:无存款保险(48名储户在下述情况进行决策)每位被试者的存款额为$,共5轮,被迫提款的概率为0,银行流动性约束为24人,不取款可获得$,若银行倒闭可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在无存款保险的情况下显著低于之前两个实验组。在上述实验中,除了由12人组成的实验二的第一次试验挤兑情况较为严重外,其他各组实验虽然有银行挤兑现象发生,但较少,而且取款人数占比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实验参与者基于收益外部性的羊群行为选择结果。有存款保险的情况比无存款保险的取款概率低,符合实验预设。【个人决策体验】:在本次实验中,我是实验三中的第47号决策者。在第1、4、5轮中选择取出存款,在第2、3轮中选择不取出存款,总收益为$。选择主要基于对他人决策的预期,我认为可能会有较多的人选择取出存款,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如果选择顺序靠后可能造成收益为0,因此选择取出存款。但在第2、3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