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改掉学生的“馋嘴”馋嘴生”是近几年我校出现的一种新的类型的学生。这种学生在校期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花钱买零食吃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更有甚者,这种学生通过借钱、赊物、欠账等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馋嘴”习惯,给家庭,自身,学校,班级,老师的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这种学生我们暂且称他们为“馋嘴生”。这一学期,我经过反复耐心地做“馋嘴生”的工作,终于使我们班两位比较突出的“馋嘴生”,李明和黄小刚基本上改掉了自己馋嘴的坏毛病。学生李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种坏习惯“馋嘴”。曾听教过他的老师,以及他本人的母亲介绍,每个星期天上学时家里给他十元左右的零花钱,到了星期二,钱全部就被他花干了,什么方便面、辣条、酸奶全都吃个遍。到了星期三以后,没钱买零食吃,他就想方设法向同学借,在各个小店里赊欠。放学回家之后又不敢跟家长反映,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积累了很多因“馋嘴”而留下的债务,当同学、店主向他要钱时,问题才暴露出来。没办法,只得回家请父母到校为自己付账。到了三年级,李明“馋嘴”的恶习愈来愈烈,开学后短短的两三个星期,就因“馋嘴”欠下了一百二十多元的“债务”,为此我多次找到他的父母,共同商议改掉其“馋嘴”的坏毛病。其“馋嘴”的习惯才有所收敛。可是到了这学期,学生李明“馋嘴”的行为又反弹了,从11月里,他就向自己的亲戚、同学、邻居以及其他人借钱多达一百余元,当我和他的父母问他钱的去向,他说这些钱全部被自己吃掉了。短短的三个星期,吃掉了一百多元,多么惊人的速度,多么令人可怕呀!该同学为了逃避同学、店主的欠帐,竟向我撒谎请病假回家。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量解决“馋嘴”的问题,并将情况上报学校。我与学生的家长制定了具体的计划,首先鼓励学生做到少吃零食多吃饭,并且要求学生把自己每花的一笔买零食的钱都上做记录,事后看这笔钱花得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谈一谈事后的想法,从而有步骤的对学生“馋嘴”的坏习惯进行矫正。接着,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形式把吃零食的危害讲给他听,让他本人看。同时,反复给他讲明乱花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存在的危害性。还让班上的同学利用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馋嘴”的不良后果。在生活上,请全班同学做他的监督员,指导他如何去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他的父母则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心理角度去关心和照顾他,在生活上坚持每个星期到小询问。自己就逐步克服掉了“馋嘴”的坏毛病。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学生有“馋嘴”的坏习惯,只不过表现出来的不够强烈而已。看来,对待学生,教育方式只有不断改变,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排集早沙勒芥臻彰荆苫击淘氧炯咆毒狡统阳哺许铰涌读哟糊飘岗疏件玖薯浚涝辩磐峙挛锹恃停坷疾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