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洛阳诗韵.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洛阳诗韵.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洛阳诗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洛阳诗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把握文意。
:精炼的选材、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新颖的标题。

、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文意。


【教学难点】
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的选材、组材的?材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



(1)让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偶遇叶文玲》。介绍叶文玲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创作宗旨。
(2)分三个层次阅读散文: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理解。
(3)把学生的自由发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正音释义,熟读课文,标出疑问之处
二、配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导入新课
《再别康桥》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朗诵了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作为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请哪位同学谈谈它美在哪里?(个别提问)(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全诗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诗节匀称, 抒发了诗人热爱、留恋母校剑桥大学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有真情才有美作。在20世纪20年代末,徐志摩先生怀着对母校剑桥大学一往情深的眷恋之情,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再别康桥》。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位女作家在对一座古城的寻访过程中,感受到了诗的韵律,这座古城使她如临仙境、如品诗韵,使她梦牵魂绕,于是她思如泉涌,提笔为我们写下了这首不是诗的“诗”。这就是女作家叶文玲为我们献上的抒情散文《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
同学们,语文学习讲究方法,下面请同学谈谈你们在阅读散文时都使用了哪些好的方法?(自由发言)
三、谈阅读散文的方法(个别提问)
教师归纳阅读散文的方法:
,感知全文
方法:观其大略
重点:主要内容基本情感
,感悟精美
方法:推敲揣摩
重点:理解内涵体会表达
,把握文意
方法:前后贯通
重点: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我们的家乡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才俊辈出、人文荟萃,那么怎样选取典型的材料,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就立体全方位地再现它的美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下面我们一起循着这种阅读方法,来欣赏叶文玲女士的散文《洛阳诗韵》。
四、阅读分析叶文玲的《洛阳诗韵》
,感知课文。
(1)配乐朗读《洛阳诗韵》的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教师示范朗读与学生集体朗读结合)
教师示范朗读文章的第1~3自然段。
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的4~5自然段。
(要求声音洪亮,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2)默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第6~结尾段)。(迅速浏览观其大略)
(3)要求:采取观其大略的方法,抓住关键句段,借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