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学院术语说,“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表述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创作着的思想感情,通过演奏(演唱),与欣赏者发生共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然而最早的音乐起源于劳动是的“哼吆”之声,是一种离现实生活最接近的音乐艺术。学院派又说,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实践的三个方面。音乐欣赏是音乐实践的一个环节,是一种审美活动。然而对于最早的音乐来说,创作、演唱及欣赏,全是一人或一个劳动单位。只是随着社会发展了,阶层(也是阶级)细化了,劳动岗位多了,创作、演唱变成了一种职业,音乐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宫廷音乐已是帝王将相、豪门富贾们的地位、权利及金钱的象征,而民间音乐(或称其为“小调”)却没有商标、没有版权,流传百世,流传四方。交响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它产生的背景,交响乐恰如宫廷音乐,离百姓太远,以至一听到“交响乐”三个字,我们的表情开始有些走型了,就如听说“满汉全席”一般。艺术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相应的内容,形式美是艺术美的外在表现,在音乐形式上,音乐“门客”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汇集了众多音乐英才,交响乐可能就象“幽灵”一般,在什么地方“摸索”着呢。如今,社会发展啦,科技进步啦,只要有一些钱,“交响乐”就不神秘了。所以,你要获得完整的、有关交响乐的艺术享受,我劝你还是从感官(耳朵)去感觉、用感情去感受、让理智去均衡“感官与感情”。要全面欣赏一部交响乐作品,你不妨继续读下去。一、交响乐常识A、掌握交响乐的结构我们所欣赏的交响乐(Symphony),是指一种以奏鸣曲(Sonata)的结构写作,由管弦乐(Orchestra)演奏的多乐章的器乐曲。通常包含独立的、以奏鸣曲的结构统一起来的四个乐章,但也有例外,如马勒的D小调第三交响乐,有六个乐章;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共有五个乐章;西贝柳斯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仅由单乐章构成的。交响乐各乐章的体裁,大致分为:第一乐章为快板的奏鸣曲式(Sonataform)。第二乐章是慢板(Lento)乐章。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大都以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作成,是快板的壮丽终曲,通常以第一乐章的主调作成。B、交响乐的诞生十七世纪,有些音乐已使用交响曲(Sinfonia)之名,但有各种不同的含义,不像现在的交响曲(Symphony)具有一定的格式,如巴赫题为“交响曲”的管弦乐曲,亨德尔的《弥赛亚》中的“田园交响曲”,都带有序曲的意味。交响乐的诞生可以说是十几世纪初叶产生的“管弦乐演奏用的奏鸣曲”。今天我们熟悉的交响曲体裁,是自从有了所谓“具有奏鸣曲式的多乐章古典奏鸣曲”后,才产生了“交响曲”。C、交响乐的流派及代表作:二、如何欣赏交响乐A、首先,要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作意图音乐作品,总凝聚着作曲家对,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要领会作品的内涵,必须了解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个人素养、经历和艺术品位的不同,贝多芬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中产生的,反映了法国人民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第七和第九交响曲,则分别表现了他处在民族解放战争和梅特涅统治时期的精神状况和思想境界;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五、六交响曲、《曼弗雷德》交响曲,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恐怖、绝望、哀恸与破灭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