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德育教育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育教育案例.doc

上传人:x11gw27s 2020/5/1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教育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小学朱磊磊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向卢骏性别:男年龄:11岁就读于五年一班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自束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三、有关资料的调查:该学生今年11岁,体弱,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学****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没有毅力克服学****上的困难,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厌烦。四、个案分析: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2、在班级里,由于学****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学****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我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2、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常与其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向卢骏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成绩大有起色,学****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但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七、今后努力的方向: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予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治疗效果。。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结往往就被化解了。。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