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示例.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示例.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4/4/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示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乌伊岭区中学导学案
年级七年下学科组历史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总共22课时第6课时主备教师:秦淑芝审查人吴永杰编制时间 时间:
【学习目标】
,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知识链接】《大唐西域记》12卷,10余万字。在这部著作中,记载了唐朝国境以至印度全境138个城邦、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沿途的风土习俗、气候物产、宗教信仰、文化语言等情况,已成为研究印度河中亚古代历史的必读著作。玄奘也因此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看导入框的内容)
自主学习
:隋唐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①时间:从年间开始
②目的:学习吸取文化
③影响: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参照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①时间: 时
②目的:传播文化
③他应邀东渡日本,第次才成功。鉴真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遣和大批到中国学习文化。
: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
①新罗采用选拔官员;
②新罗引入中国的、、等科技成就;
③新罗也传入中国。
:
: 年间,玄奘西游。
: (现今印度)
: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学生阅读28-31页有关的课文、插图、资料和注释,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标注答案:
1、隋唐时期,有哪些人从日本来中国?(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等)
2、根据30页“动脑筋”: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外形、图案、文字、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3、那时唐朝赴日本的人当中,最有名的是谁?(鉴真)
结合30页《鉴真准备东渡》图和32页“自由阅读卡·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图文,
合作探究
结合本课及前几课学过的知识,概括隋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学生阅读31页相关课文,根据老师的问题划书、回答:
1、新罗位于什么半岛?(朝鲜)
2、隋唐时期,哪些经济文化成就与新罗有关?
三、玄奘西游
学生阅读31页相关课文,根据老师的问题划书、回答:
1、玄奘到哪里取经游学?(天竺,那烂陀寺)
2、玄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