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鄂伦春报告会心得.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鄂伦春报告会心得.doc

上传人:sdomcl2 2016/3/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鄂伦春报告会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 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 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 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 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 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 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 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心灵的感触----- 观《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报告会“鄂伦春族民歌演唱会”》有感 08级音乐学:张瑜 42008332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盼望已久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传承人的原生态鄂伦春民歌演唱会,感触颇深。鄂伦春族是我国的四少民族之一,总人口 8196 人。 1953 年下山定居,以狩猎生活为主。最初定居的鄂伦春人都不会说汉语, 他们只有自己的语言, 没有文字, 语言主要是口传相授。到了 20 世纪的今天,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平时所用语言基本都是汉语普通话了。服饰方面, 随着历史的发展, 生态环境的改变, 以及和汉人相居在一起, 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日常生活中穿的鄂伦春民族服装,现在只能在节日中看到了。鄂伦春的音乐, 定居前全部都是鄂伦春人民自己创作的原生态文化,在村庄里,到处都是歌声。而现在,到处都是汉文化、现代文化。而且鄂伦春的儿童、青少年基本也都不会说自己的语言、唱自己的民歌了。近年来, 由于国家动物保护法的颁布, 他们的生产方式也由狩猎改为以农业为主, 多业并均。所以, 失去了语言环境也就逐渐失去了民歌的存在, 这说明鄂伦春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危机, 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家政府及其广大音乐学学者的关注, 目前, 正在积极保护及抢救。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三位鄂伦春族民间艺人:莫宝凤,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传承人; 莫桂珍, 爱辉区新生乡鄂伦春艺术团团长; 关金芳, 省级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们用她们嘹亮的歌喉展示出她们自己民族原汁原味的鄂伦春民歌风情。莫宝凤,女, 1936 年 12月 15 日出生, 是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鄂伦春族赞达仁以及鄂伦春族萨满舞、日格仁舞的传人, 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批准莫宝凤为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宝凤有很高艺术造诣。莫宝凤讲唱的口头作品已被记录整理的有多部长篇叙事作品和几十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