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康家园――数字小康”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康家园――数字小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erterye 2020/5/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康家园――数字小康”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康家园――数字小康”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江苏人民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编著)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小康家园”,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为主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掌握全面看问题方法。本课第一框《触摸小康》从学生可以接触到现实生活出发,从百姓住房、吃饭与休闲娱乐等方面直接地感受小康生活;第二框《数字小康》用统计数字来描述小康标准,说明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为了使学生对我国国情有一个客观、全面、清醒认识,最后一框设计了《还是很多人梦想》,目在于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忧患意识,激发他们建设祖国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数字小康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康”来源与基本含义,把握“小康”现代意义。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康量化标准,明白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社会,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学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立志成才。三、教学重难点:对“全国小康基本标准”及其术语理解。四、重难点解决策略:联系生活,剖析与剖析;各抒己见,讨论交流;数据对比,归纳总结;活动剖析,社会实践。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出示幻灯《叶滋茎账本》: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叶滋茎非常高兴与激动,他拿出了32本账册。他说:“我1949年参加工作以后,就开始记录个人收支账。,亏空;;1981年开始扭亏,;;2000年超过10万元。现在家里买了轿车、冰箱、彩电……”请问:这些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由数据变化感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观念变化,见证了一个普通家庭小康之路。由此进入主题,引导学生从“数字”上来认识我国小康社会。【新授】:第二框、数字小康 1、小康来历(1)小康一词来历活动一:挑战博士鼓励学生争当博士,让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康博士”这个虚拟人物,其他学生向他提问有关小康社会问题,若他能回答,就继续当博士;反之,若不能回答,则让难住前任博士同学来充当博士,回答其他同学提问。(设计意图:增强趣味性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帮助大家了解小康一词历史渊源。) 幻灯出示《小康一词来历》: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指“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生活状况。过渡:在西汉时期,小康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在近代,康有为提出建立“升平之世”。这说明历史以来小康社会就是许多中国人梦想。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小康指是什么呢? (2)小康一词现代意义幻灯出示《邓小平所说小康》: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比较殷实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剖析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小康,认识到今天新中国是在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走上了小康之路,小康生活已从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然而,达到什么水平才算得上小康生活?衡量小康标准有哪些呢? 2、小康标准究竟什么样生活是小康生活?不同人会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描述。(1)、关于小康社会不同说法活动二:畅想小康(用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