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头抱曲松治疗梅毒研究进展头抱曲松治疗梅毒研究进展[摘要]目前青霉素G仍然是治疗梅毒首选药物。然而,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如何选择药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头弛曲松是三代头泡菌素,近年来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头抱曲松治疗梅毒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早期梅毒疗效肯定,可以作为青霉素G的替代性药物。建议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一步比较头抱曲松和青霉素治疗梅毒的疗效。[关键词]梅毒;头抱曲松;青霉素自从Mahony于1943年开始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目前,青霉素G仍然是治疗梅毒首选药物。然而,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如何选择药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美国CDC建议进行青霉素脱敏疗法,但由于程序繁杂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很少开展。口服四环素、红霉素、多西霉素虽被推荐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方案,但研究资料及临床经验积累远不如青霉素多,和青霉素治疗的对照性研究非常缺乏,疗效可能不如青霉素高。尤其是妊娠梅毒,禁用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而红霉素治疗妊娠霉素的失败率非常高。妊娠梅毒使用红霉素治疗,胎儿几乎无一幸免地发生先天梅毒。青霉素治疗梅毒的疗效的早期研究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那时候还没有开始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另外,近年来偶有报告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失败。因此,近年来梅毒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并寻求其它非青霉素类药物来治疗梅毒,其中研究最多、疗效比较肯定的是头抱曲松。头抱曲松是肠道外给药的抗生素,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可穿过血脑屏障,半衰期在三代头抱菌素中是较长的,约8小时。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Johnson研究发现头抱曲松和青霉素均可治愈实验性兔梅毒,两者具有同等的疗效。在体外研究中,,导致50%的梅毒螺旋体丧失活动能力的头抱曲松浓度^,健康志愿者接受静脉滴注头抱曲松1g,48小时后血浆中药物浓度仍>2ug/mlo头抱曲松是治疗梅毒很具潜力的药物,适用于大多数青霉素过敏的梅毒患者,尤其是对一些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梅毒患者,研究证实头抱曲松是有效的。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已明确将头饱曲松列为青霉素的替代性药物,治疗早期梅毒、神经梅毒。需要指出的是,头泡菌素和青霉素之间存在大约10%的交又过敏反应,因此确定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抱曲松应当谨慎,必要时做头饱曲松皮试。1头饱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梅毒主要是早期,研究表明头泡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是肯定的。郑占才等于1997-1999年对头饱曲松与节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头饱曲松组33例,(罗氏芬),静脉滴注,每目1次,连续15天;对照组29例,用苯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用3周。结果两组在硬下疳愈合时间、梅毒皮疹消退时间、吉海氏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RPR阴转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o结果显示头饱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与苯星青霉素无明显差异,提示头饱曲松为治疗早期梅毒的较好药物。周平玉等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7例早期梅毒患者分别用头抱曲松(罗氏芬)及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A组54例,用头抱曲松250mg/R,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