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傣族银饰人家.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傣族银饰人家.doc

上传人:dyx110 2020/5/2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傣族银饰人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傣族银饰人家进入4月,热浪悄然来袭,又见火红的凤凰花迎风招展,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踩着象脚鼓点的节奏轻快走来,转眼即至。这时候,也是岩亮最忙碌、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岩亮在勐腊县开了银饰加工店。勐腊县是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西北与景洪市相接,北面与思茅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毗邻。勐腊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2%。主要少数民族有傣族、哈尼族、彝族、瑶族、还有克木人。岩亮的生意离不开这里的少数民族。西双版纳各族人民都十分喜爱银饰品,认为银象征着纯洁,具有驱邪避毒的作用,同时还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因此,各民族人民喜欢把银制成各种饰物,戴在头上,佩在身上,系在腰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使用银制的各种用具。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银器不但被傣族人民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而且,傣族人民也十分喜爱银子的纯洁,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世间有轮回,因果相循环”是祖上说的,也是父辈们一直叨念着的。作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群众来说,这句话早已经植根心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他们信奉佛理,成为一生不可撼摇的信念,并心虔志诚地对佛祖顶礼膜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佛事活动贯穿了西双版纳傣族所有的节日活动,而这些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赕”。“赕”就是向佛祖、祖先“奉献”并替来世“储蓄”。傣族一年当中有很多次的赕事活动,比较大的如赕新年、赕关门、赕开门、赕星、赕坦、赕岗、赕帕。赕才能心里踏实。对于赕,傣族群众都是无比热心并孜孜不倦的,倾其所有使之隆重、完美。在最为隆重的节日泼水节期间,人们除了把银器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之外,身上穿戴的节日盛装中也少不了银饰品。傣族的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活用具,包括银碗、银杯、银刀柄、银槟榔盒等;二是佩挂饰品,主要有银项圈、银项链、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银腰带等。在这些生活用品和饰品挂件中,高超的银匠艺人们往往要将各种佛像和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大象、菩提树、莲花等图案以及傣族深化传说中的人物、场景雕刻在上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傣族银器文化。西双版纳傣族具有悠久的金银饰品与器皿的加工历史。据《泐史》记载,公元1180年帕雅真在今景洪建立景龙金殿王国时,已有一只“广阔各三肘,高也三肘,重七百四十钪,嵌宝七种”的金水瓮,可以看出当时的金银器皿加工技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过去傣族的金银饰品与器皿,由民间称为“章恩”(银匠)、“章罕”(金匠)的工匠用手工加工。各地土地司署设有帕雅肯(帕雅等级的金属管理官员)、鲊章罕(管理金银器加工的鲊级官员),分别管理金、银饰品加工工作、加工工艺主要有熔、敲、铸、镂花等。产品有钗、簪花、耳塞、项圈、戒指、槟榔盒、烟草盒、装水的银葫芦、碗、盘等饰品、用具。岩亮的手艺继承于祖上。他本事勐海县勐遮镇曼养法村人,家里世代都有银匠为村里及附近的傣族群众加工、打制银饰品。在岩亮小时候,“文化大革命”时期,家里因为拥有银子而被迫害,父亲只有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到泰国去。离家的时候,把家里的银子埋在了宅基里。“文化大革命”结束,家里重新建盖房屋时,才发现埋在地下的银子。家里人把银子拿出来分别分给了参与建盖房屋的亲戚,余下的银子也就延续了傣族民间银饰品的打制手艺。岩亮就是从那时候起向哥哥学****打制银饰品。到了1986年,岩亮开始自己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