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掌握文中重点字词,能翻译重点语句,能疏通文章大意。如:词义: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以为舟则沈;实熟则剥;小枝泄;掊击;读音:栎树、絜、棺椁;翻译: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2、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1),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2),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3),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4),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5),可以托天下也。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不能因此而妨碍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一般事物呢?只有忘却天下而无所作为的人,方才可以把统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6)。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7),而不以易生(8),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是却不能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怀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大不一样的原因。、第二段理解讲述了尧让天下于许由、子州支父和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的故事,在生命与天下的比照中,许由、子州支父和子州支伯宁愿选择生命,也不接受天下的事实,确立生命的最高价值,突出尊生的主题。.舜以天下让善卷(9),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10),夏日衣葛(11);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12)!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13)。,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也就没有接受。于是善卷离开了家而隐入深山,再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住处。译文:.第三段理解善卷说出了一些新的意思,赋予尊生以新内涵,即自己有一个自己劳动、自给自足、逍遥自得的生命就行了,天下对自己没有什么价值。.被当时世人看做最高价值的天子之位,却是让都让不出去,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拒受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明确:子州支父:不以天下害生;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善卷:逍遥天地间,何以天下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