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长城赞.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城赞.doc

上传人:ijfglzx654 2014/4/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城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单元:遗迹
课题名称:《长城颂》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常识,了解有关长城的知识;
2、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积累相关知识和素材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累有关长城的知识,了解有关对联的常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独具匠心地表达激情的方法,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作者简介,有关对联的常识和长城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去过长城?谁能描绘一下你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揭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课文相关资料。
1、有关长城的知识;
2、有关对联的常识
3、简介作者——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
三、学习新课: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四、课文分析
1、精读课文,体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全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3、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4、赏析全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朗诵课文,有感情、有技巧的练习背诵。
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文化古迹的思想意识。
六、作业设计: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长城赞
罗哲文
古代历史的见证
人民智慧的结晶
长城的颂歌民族精神的象征
华夏儿女的骄傲
人类伟大的奇迹
课题名称:《索桥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感悟文章的主旨。
2、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的能力。
3、感受文章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感悟故事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句段,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安澜桥的图片,巴金先生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意。
2、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感悟故事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我们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围绕着索桥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
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