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工业化产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人们更加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而由于中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中国的私人汽车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化厂商的冲击和内部产业的重组,虽然对国内汽车厂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国内私人汽车的销售面临着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汽车厂商为了扩大或维持现有市场份额,除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外,还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开展种种营销策略。但是这些做法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吗?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要考虑哪些问题,又是根据什么做出的这些决策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做一个深入地的分析和了解。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汽车行业的总体概况;第二部分是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最后是结论。关键词: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目录引言 11我国汽车行业的总体概况 42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 73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引言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汽车已由贵族奢侈品成为了人们触目所及的普通交通工具。汽车,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力的增强也使这一愿望成为了可能。作为消费者而言,在他做出购买决策之时,虽然消费者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在这些千差万别的行为背后,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或特征。任何消费者行为都受人为的需要所支配,而人类的需要最终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找到终极的源头。正是需要的共性决定了行为的共性,由此使我们对消费者行为规律的探索成为可能。本次课程实践的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地调查和分析,揭示出汽车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行为,从而了解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为商家的决策提供依据。。我国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拥有汽车整车生产厂家数百家,以及数百种品牌在市场上激烈竞争,每年的汽车销售量在一千多万台,消费市场总量近万亿元。虽然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化,但是从长远来看,汽车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可观。而本土化的国际品牌与不断成长、国际化的民族品牌间的相互较量、竞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长久趋势。特别是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并向汽车产销大国迈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三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GDP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到了1999年和2000年,%和13%,出现第二次突破,即2000年跨过200万辆。第三次突破是2005年以来,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028万辆,%,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国内汽车品牌繁多足以迎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国产乘用车还将有百种以上车型登市。销量的增长促就了各个品牌的经销商的网络扩张,而车市的爆长更刺激了厂家进一步扩张网络的速度,这使得更多厂商把眼光放在了二、三线城市,对中国二级汽车市场潜力的大量挖掘,成就了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万辆)%%•一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以售车为主的盈利模式有待调整。•置换逐渐成为用户购车的主要目的,低端车型前景不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