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晋祠的故事流水长.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晋祠的故事流水长.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0/5/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晋祠的故事流水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晋祠的故事流水长导语《晋祠志》里说“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此言并没有自卖自夸之嫌,谁不知道“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之说?晋祠之美,天下共知,那里不仅有美丽的景致、奇伟的建筑、非凡的艺术,更有灿烂文化,数不尽的美丽传说……分封桐叶溯源长晋祠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如今已不可考了,我们只能古老的文字中知道,至少在北魏时候,它就已经屹立在那里了。地理学家郦道元曾用这样的文字介绍过晋祠,他说“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这里所说的“唐叔虞祠”便是晋祠。郦道元用寥寥数字便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的建筑、园林景致都做了完美的介绍。晋祠位于今太原西南悬瓮山麓,晋水发源之处——晋祠中的难老、善利两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是晋水的源头。晋祠,初名唐叔虞祠,后改名晋王祠,新中国成立后又更名为晋祠。该祠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晋国的开国国君叔虞而设立的。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弟弟。成王刚登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朝中大事都由周公帮着处理。一天,成王带着弟弟姬虞在宫内玩耍,成王闲来无事,随手摘了一片梧桐叶子给姬虞,半开玩笑地说:“我以这片叶子为信,赐封于你。”叔虞听了很高兴,将梧桐叶子收好,然后跑去告诉周公说哥哥要封赐自己。周公听说了以后连忙去问成王说:“天子您是要赐封叔虞吗?”成王说:“我只不过是跟他开个玩笑罢了。”周公听了以后,很严肃地对成王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史官的眼里,会被载入史册,会有乐师歌颂,士人称道。你怎么能说是随便说说呢?”于是请求封叔虞。成王听了周公的话后,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便封叔虞于唐,人称叔虞。叔虞到了封地后,勤于政事,体恤百姓,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尊重。叔虞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当地风水最好的地方建造了这座唐叔虞祠。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继承父位,因国临晋水,易国号为“晋”。所以,唐叔虞祠又被叫做晋王祠。晋祠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非常讲究,严格按照传统的——对称、齐整的风格建筑而成。在中国,宫殿、庙宇,包括祠在内的建筑大多采用这样的风格,讲究主次分明,中间一条中轴线将两旁的建筑贯束起来,中轴线两旁成对称之势,整体布局沉稳,大方。晋祠的整体布局也是如此,然而又不仅限于此——其既有严格的整体规划,又有因地取材之自然变化;建筑风格既有沉稳庄严之神韵,又有自由灵动之美感;氛围既清幽肃穆,又有活泼俏皮。观赏晋祠可分中、北、南三路进行。自进晋祠大门起,由东向西,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为: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圣母殿;北部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文昌宫,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南部的建筑依次是:胜瀛楼,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公输子祠等。另外,晋祠的最南部还有一座十方奉圣禅寺,祠北则有座舍利塔。晋祠的三组建筑各有特点,中轴线作为晋祠的主体,建筑风格严谨、庄严;北部建筑群大多随地势自然排列,以楼阁高耸闻名;南部的建筑看名字就知道离不开水,泉流潺绕,风格类似江南园林。北魏时期,晋祠就已经初具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朝的修葺扩充,于是有了今天的规模。正因为修建的年代跨度极大,所以晋祠内的建筑风格是非常有特色的,杂糅